重庆切换
新闻
承接产业转移助力重庆抢占“制高点”
2023
11/20
14:39

 位于两江新区的三一重机生产线,工人正在合车线机器人自动涂胶工位作业。(资料图片)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在两江新区,三一重机“灯塔工厂”生产线上,100多台机器人不停挥舞机器臂,实现了挖掘机全自动化生产。

  在璧山,比亚迪动力电池基地,其自主研发生产的“刀片电池”,驰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

  ……

  殊不知,这些龙头项目都是重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果。

  据统计,2020—2022年,全市累计承接工业投资项目4670个,到位资金6425亿元。承接产业转移,正在助力重庆抢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高点”。

  “一条链”招商

  以“链主”带“链条”构建产业集群

  说到重庆的生物医药产业,很多人一下就会想到巴南区的重庆国际生物城。这里集聚了1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以生物制药为核心,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全领域发展的产业格局。

  巴南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正是重庆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生动诠释。

  “我们将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条式、集群式发展。”巴南区经信委负责人称,比如通过引入上海博唯、智睿生物等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不少企业随之从东部转移来渝,助力巴南向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迈进。

  在产业招商培育中,突出招引“链主”“链长”企业,锻造产业“全链条”、构建集群“新高地”,是近年来重庆不少区县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的明显变化。

  全市工业大区之一的涪陵,近年来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项目,相继引入赣锋动力电池、青山动力电池等一批百亿级龙头项目。

  “这批龙头企业落地,将推动全区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快速扩张。”涪陵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如华说,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涪陵区不仅引进了一批动力电池龙头企业,还引入卡涞科技、联洋新材料等产业链关联企业,“这些企业项目全部达产后,涪陵将成为全市又一个大型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立足本地优势产业,精准承接产业转移,并将承接转移与转型升级相结合,突出高端引领、集群带动,以此发展壮大本地区特色产业,这样的承接产业转移趋势在重庆已经蔚然成风——

  在大足区,当地依托五金、汽摩零配件等产业优势,引进一批摩托车整车企业和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成为全市重要的汽摩配件生产基地。

  在荣昌区,当地通过建设陶文化创意产业园,集聚一大批玻陶企业,获评“中国西部陶瓷之都”,让“荣昌造”陶艺产品蜚声海内外。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不少区县还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产业“新引擎”。比如璧山持续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Micro LED”“云巴”等一揽子科创成果相继问世;永川瞄准新型高端制造业,积极发展机器人、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

  两套承接平台

  承接产业转移成果突出

  因为看好荣昌高新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今年9月,江西遂川光速电子有限公司签约落户荣昌区,计划在当地建设双面多层高精密度线路板生产基地。

  “荣昌高新区不仅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完善,还为企业提供财税、金融等手续代办服务,既贴心又方便。”江西遂川光速电子董事长姜世明说。

  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载体。

  目前,包括荣昌高新区、合川高新区等17个区县产业园区被认定为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它们通过不断做强产业配套、提升园区环境,围绕不同产业方向,有力、有序、有效承接了国内外先进制造业转移和市内产业梯度转移。

  “除了上述市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市经信委副主任赵斌介绍,正是通过搭建这两套承接平台,让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我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招”。

  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全国第三、西部第二个国家承接产业转移试点示范区,涉及涪陵、巴南、九龙坡、璧山、永川、荣昌、大足等7个区。今年前三季度,该示范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292个,协议总投资3259.7亿元。

  依托这两套承接平台,重庆还优化了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布局,形成“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产业分工体系,带动了汽车、电子、装备等多个产业领域承接产业转移成果突出——

  汽车行业,承接比亚迪动力电池、信质驱动电机等一批核心零部件项目,促进全市汽车行业加速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

  电子行业,承接华润微电子12英寸电源管理芯片晶圆及封测、峰米科技激光投影、惠伦晶体等项目,促进全市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产业补链成群。

  装备制造行业,承接三一重工西南制造基地、凯盛科技西南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推动全市装备制造行业新增长点快速形成。

  材料行业,承接中铝高端制造、华峰己二酸/氨纶/尼龙66系列项目、万凯三期PET项目等,助力全市轻合金材料、合成材料加速向中高端迈进。

  消费品行业,承接金沙河面粉、联鸿纺织服饰研发生产项目、优倍净高端化妆品研发生产项目等,带动全市食品行业向着现代化、轻纺行业向着潮流化发展。

  医药行业,承接国家电投医用同位素研发及生产基地、鸿兴生物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等一批重大项目,有力促进了全市医药行业产品结构加速调整。

  持续承接产业转移

  重庆还将做好“三篇文章”

  “承接产业转移,是当前及今后我市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市经信委主任蓝庆华说,我市将以整机、整装等终端,以及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原材料、软件等基础领域为重点,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

  为此,我市将围绕“优化承接产业转移方向,优化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布局,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环境”三个方面“做文章”。

  蓝庆华表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向上,我市将重点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进行布局。

  比如,通过承接新能源汽车“三电”和智能网联汽车“三智”、化合物半导体、电源管理芯片及功率器件等领域的产业转移,助力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3个主导产业集群发展;通过承接工业母机、清洁能源装备、智能电网装备、粮油加工等领域产业转移,助力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等3个支柱产业集群建设;同时我市还将围绕高端摩托车、生物医药等6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以及卫星互联网、元宇宙等18个“新星”产业集群承接产业转移。

  在优化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布局上,我市将推动承接市外产业转移与市内产业转移“同频共振”,以产业转移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

  中心城区,着力承接企业总部、研发总部、结算中心、平台型企业等市场主体和生产力,着力实现高端化转型。

  渝西地区,着力承接整机、整装和上下游配套环节产业转移,面向我市中心城区和成都市发展整零配套,建设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示范区和重庆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涪陵、长寿、南川等地区着力承接先进材料、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等产业转移,形成全市重化工业集聚区。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着力承接绿色食品、绿色能源、中药材、服装服饰等领域产业转移,形成全市制造业绿色发展示范区。

  “在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环境方面,我市将打出一套‘组合拳’。”蓝庆华说,在强化政策支持上,我市将全面落实《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确保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应享尽享”,并落实好一揽子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用工成本、用能成本的优惠政策,强化用地保障的支持政策,带动企业降本增效。

  同时我市将持续推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围绕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实施“一企一专员”,完善“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平台,形成“线上+线下”服务,为企业提供包括政策宣传、问题化解、事项协调、要素支撑、资源争取等全周期、全要素、全覆盖和全方位服务。

  在夯实承接产业转移载体方面,我市将持续推动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设,通过进一步优化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推动园区围绕产业定位方向,有力、有序、有效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转移和市内产业梯度转移。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