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渝东北11个区县而言,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资源也是生态。
身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忠县,近年来积极保护生态环境,释放生态效应,多方推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忠县是怎么做的,经历了怎样的政策调整?有什么突破?近日,记者走进忠县,走访了县委书记刘贵忠。
生态涵养不是“包袱”,而是“资源”
“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忠县对生态涵养理念的理解也是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刘贵忠说,最初,部分干部群众片面认为生态涵养就是只重视涵养水源、保护生态,不重视发展了;只搞农业、不搞工业。经过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的具体实践,广大干部群众对此有了三点新的理解:一是生态涵养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发展,不是不发展,而是怎样发展和发展什么的问题。二是生态涵养不是单纯地保护环境,涵养水源,而是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将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努力实现生态经济产业化。三是生态涵养不是“包袱”,而是“资源”,涵养好了生态,不仅不会拖累发展,反而能助推发展提速。
观念转变后,忠县围绕功能定位,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彰显特色、示范发展”,努力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示范县。
在政策措施调整上,首先是优化产业布局,特色生态工业园区仅占全县总面积的2.4%,其产值却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8%;其次是优化财政政策,改变以往“既来则扶”方式,设立工业、商贸、旅游、电子商务等扶持资金近1亿元,有选择性地专门扶持低碳、环保并具有竞争力的“朝阳”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考核方式上,忠县也根据市里考核体系,结合自身情况,进一步分解任务、改进考核体系,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等方面的考核权重,使考核更科学、更全面。
守住生态红线,辖区内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达65%
三峡水库的主体在渝东北,为全国人民看好护好长江水,既是国家的战略需要,也是重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长江流经忠县有88公里,支流近500公里,任务不轻。刘贵忠说,基于这样的认识,忠县在涵养水源方面重点做了几项工作:
一是抓好库区清漂及垃圾污水处理。库区忠县段清漂率达100%,辖区内长江及主要支流水质保持Ⅱ类标准。全县城镇垃圾处理率达91%(其中县城达100%),污水处理率达82%(其中县城达93%),分别比2012年提高6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
二是守住127万亩林地生态红线,在长江两岸大力栽植柑橘、笋竹等经济林,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达65%。
三是抓好乌杨移民生态工业园环保建设。2014年园区工业污水处理率、垃圾收集率分别提高至92%、9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6%。
四是抓好城市生态建设。2014年,忠县国家园林县城创建通过预验收,国家山水园林城市创建进入攻坚阶段,并入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32平方米。
五是抓好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全县127家规模养殖场完成整治并通过市级验收,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297口,整治山坪塘4863口,治理水土流失10.7平方公里。
六是抓好库区两岸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点达448个,全县地质灾害点减少179个。
招商引资,告别“捡到篮子都是菜”
应该说,所有落后地区对招商引资都有“饥渴感”,纷纷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忠县也不例外。但“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对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贵忠说,去年,忠县围绕功能定位,新引进项目140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92.7亿元。其中引进上亿元的项目29个,含特色资源加工项目9个,涉及农产品加工的项目9个,生态旅游项目1个。
“但招商引资,绝不能‘捡到篮子就是菜’,必须科学招商、理性招商。”刘贵忠介绍,比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忠县注重项目的综合考察论证并严格执行“禁投清单”制度,坚守环保底线,坚决杜绝“三高一低”项目。2013年,外省一家公司拟到忠县投资近亿元建设1万吨粗蒽加工线项目,因环保设施不过关被拒绝了。去年,忠县又拒绝了鑫源纸业等4家不符合“生态涵养”定位的招商项目。
抓住特色,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
在“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大背景下,忠县围绕库区生态特点,抓特色产业发展。去年,忠县GDP同比增长12.1%。
“忠县从四个方面来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刘贵忠说,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围绕农产品主产县定位,大力发展以柑橘、笋竹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二是大力发展特色资源加工业。坚持“大企业进园区、小企业进基地”,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1.5平方公里。三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2014年,全县旅游人次及收入分别达320万人次、8.65亿元,分别增长40.3%、44.2%。四是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产业,建成了周家溪滚装码头。
如何向改革要动力?忠县从两个方面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一是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14年以来共取消和合并审批事项84个,下放到乡镇57项。二是大力发展各类市场主体。抢抓“互联网+”机遇,搭建“助保贷”、“1+1”小企业之家、“助农贷”等平台,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上半年市场主体达到36355户,增长19.3%。新发展规模网商18家,还成功申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