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长寿区龙溪河拖滩号子、江南翻杈腔、长寿花鼓等3个项目,成功申报重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申报10项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定31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秉着“挖掘、传承、利用”的思路,长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走出一条独具长寿特色的保护开发之路。
深度挖掘 建立“非遗”档案
长寿区文化委主任林家义介绍,为做好非遗挖掘保护工作,从2005年开始,长寿区文化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足迹遍布全区19个街镇,200余个行政村(社区),行程2万余公里,走访调查民间艺人500余人次。
目前,长寿区文化委已累计收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歌、谚语、方言等300余篇(首),调查采写结婚、丧葬、修房、造屋等民风习俗20余种(类),采编整理长寿血豆腐工艺、付何竹编工艺、葛兰石狮工艺、民间剪纸工艺、长寿针灸、长寿火罐等民间工艺和医药技能100余种(类),涵盖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娱等多个方面。截至2016年5月底,长寿刺绣、长寿剪纸、无笔抛沙画等31个项被确立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海棠唢呐、义和锣鼓、石工号子等10个项目成功申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优先对濒危、高价值、高潜力的项目进行深挖,拍摄录音、录像资料1000余分钟,制作VCD光碟专题片30盘,整理各类文图资料15000多份,建立了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
薪火相传 打造传承基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是“文脉”,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与该地区的文化文明紧密相连,是地方历史文化衍变重要的见证。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寿区加强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培训和“非遗”工艺传承基地建设。“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是长寿文化精髓薪火相传的关键,保护传承人就是保护文化基因。该区通过提供培训场所、加大经费保障、强化宣传引导等多种方式,让有潜质的年轻人与传承人结成对子,让各种绝活、手艺、工艺有传承,有发扬。此外,针对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该区有针对性地打造传承基地。目前,已在海棠镇建立了“海棠唢呐”非遗传承基地,在石堰镇建立了“义和锣鼓”、“荷叶” 非遗传承基地、在长寿湖镇建立了“龙溪河拖滩号子”非遗传承基地,在双龙镇建立了“长寿血豆腐制作工艺”、“长寿薄脆制作工艺”非遗传承基地。长寿区文化馆同步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常年免费向社会开放。
开发利用 让长寿“非遗”走向世界
近年来,长寿区采取了四大措施,让长寿“非遗”走向世界。
重点发展,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培育“非遗”项目的骨干企业,鼓励本真性生产和技术进步。对成长性好、市场潜力大、具有出口创汇前景的民营企业,给予政策扶持,鼓励其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技艺传承的生产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自身发展实力,壮大企业规模。
专项扶持,强化引导。针对目前小团体或个人为主、分散经营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进行专项扶持,引导走“小而精”的路线,打造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品牌的“非遗”产业。
积极参展,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安排具有长寿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各种博览会、展示活动,形成集聚效应,促进长寿血豆腐、长寿薄脆、长寿湖鱼面、长寿米粉、长寿剪纸、长寿麦酱、付何竹编、长寿刺绣、葛兰石狮等重点非遗项目的生产销售和技艺传播。
集聚抱团,打造产业基地。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围绕“长寿,人人向往”的旅游主题,充分挖掘福寿文化,加强与旅游、外贸、会展等产业的集聚抱团,培育“非遗”经典旅游景区,兴建“非遗”产业生产基地,开发生产具有“非遗”特色的服饰、饮食、工艺品、纪念品等,使“非遗”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