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切换
新闻
重庆:重庆扶贫款化股助贫困户“变身”
2016
08/18
17:41

土地资源变成租赁资产、扶贫资金量化为股权,租地就成“地主”,打工就成产业工人,到期还能按股分红。这样的好事儿,谁相信会发生在贫困户身上?而重庆试点的扶贫资金股权化改革帮助贫困户实现了华丽转身。

一直以来,脱贫只是扶贫攻坚的第一要务,致富才是攻坚的最终目的。在扶贫攻坚上,一方面,政府该输的“血”不能缩量,另一方面,还得要匹配“血型”。“一补了事”绝不可能根治所有老毛病和新问题,帮助其实现“造血”才是最关键的环节。重庆扶贫资金股权化改革,无疑为解决贫困户持久增收乏力、脱贫又返贫的问题开出了一剂良方,探索出了一条“造血式”扶贫的新路子。

重庆扶贫资金股权化改革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等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投入各类经营主体。二是农民自愿将个人的资源、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到经营主体,参与分红成为股东。也就是说,在重庆试点区县,以前无法流动和变现的土地变成了可流动资产,可议价入股、惠农补贴由直接补个人变为股权投企业。这两个突破解决了农民,特别是贫困户拿什么投资的问题。可以看出,这种投资属无增支压力的投资。

在资金投给谁的问题上,重庆作了明确规定:项目收益好,连续3年实现赢利;企业、专业合作社等项目业主的产权结构清晰;项目业主愿意与贫困户合作,能为贫困户保底分红,甚至资产收益分配向贫困户倾斜。具备了这些要素,只要农民自愿,“联姻”就算功成。

2015年,重庆市开州区长沙镇刘圣村将原本分给26户贫困户的10多万元扶贫资金,以2000元/股整体入股投入到村里的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当年,该社收获猕猴桃15万斤,总收入300余万元。仅此一项,每户贫困户股东就能分到4000元/股—5000元/股的红利。

“只要有劳力,给合作社打工还有收入。”贫困户熊尚冰也算起了账。以前在自家地里刨食,只能解决温饱。现在土地租赁出去了,不仅有租金,扶贫资金入股还有分红,再加上一年打工收入,戴了几十年的贫困帽子在1年内说摘就摘了。“这可比每年领那点保命钱管用多了。”熊尚冰说。

重庆开州区、云阳县、武隆县……伴随着一个个国贫县扶贫资金股权化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既看到了眼前脱贫的希望,更增添了长远致富的信心。成功经验的复制就是连片带动,形成扶贫的集合效应。现如今,重庆乡野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身兼“股东”“地主”和“产业工人”的名头,演绎着不同的脱贫人生剧。无疑,他们既是改革的推动者,也改革红利的直接受益人。

据重庆市财政局农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此项改革可持续、见成效,制度明确,凡涉农区县每年必须安排3000万元资金用于股权化改革,且要连续实施5年。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