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显示,继笔电和汽车后,现代服务贸易正被重庆市政府大力打造。
9月25日,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十一届年会在重庆举行。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重庆将把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自贸区试验特色,建设现代服务贸易的内陆自由港。
而为了达到该目标,重庆市长黄奇帆还为其“量身定制”了五大路径,包括大力发展金融结算服务;依托交通枢纽,建设国际物流通道;深化拓展保税区保税贸易;发展壮大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以及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等。
自2014年以来,重庆便开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2015年8月11日,还发布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服务外包的实施意见》。据重庆市外经贸委此前发布的数据,今年1~6月,重庆服务贸易交易额达到近74亿美元,同比增长19%。
拟建现代服务贸易内陆自由港
2012年11月,第四届国际服务贸易(重庆)高峰会上,重庆市长黄奇帆曾表示,服务贸易将作为“领头羊”推动该市经济发展。
4年时间过去,当初的愿景正慢慢变成现实。重庆市外经贸委发布的数据显示,重庆服务贸易总额从2010年的35.09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131亿美元,年均增长近40%;今年1~6月,该市服务贸易交易额达到74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9%。
引人关注的是,在重庆成为第三批国家批准设立的自贸区这一政策背景下,重庆市政府也对服务贸易业赋予了全新的定位。
9月25日,黄奇帆在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十一届年会上表示,重庆将把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自贸区试验特色,建设现代服务贸易的内陆自由港。
“在自由贸易协定大背景下,发展服务贸易是大势所趋。”黄奇帆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劳务外包、跨境旅游、海外工程承包等为代表 的传统服务贸易正加速转向以智能化、高附加值为特征的现代服务贸易,包括金融结算、国际物流、保税贸易、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
在黄奇帆看来,现代服务贸易突破了原有的地理区位限制,使深处内陆的重庆与沿海得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战略下,重庆的开放重点也将逐渐从制造业转型服务业,特别是新兴的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对货币的需求量相对较小,受世界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影响也相对较小,同时,现代服务贸易也是中国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项目)的重点合作方向,重庆将其战略高度进一步提升也在情理之中。”重庆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人士表示。
“量身定制”五大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还为建设现代服务贸易内陆自由港提出了一些细化指标。
今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服务外包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该文件提出,到2017年,该市目标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300亿美元,年均增长30%;2020年,该市目标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500亿元,年均增长25%。
黄奇帆表示,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可以从五个方面努力:一是大力发展金融结算服务,重庆打造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核心便在于发展各类金融中心、离岸金 融结算、人民币结算、跨境电子商务的第三方支付、信用卡等消费金融;二是依托交通枢纽建设国际物流,将计划与新加坡等地合作开展铁空联运,将中欧班列的货 物,经重庆通过航运至东南亚等地;三是拓展保税区保税贸易,争取将重庆港纳入启运港退税等政策创新、支持贸易多元化的试点中;四是发展壮大云计算、大数据 服务;五是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
记者注意到,这并非黄奇帆首次为服务贸易制定发展路径。相比此前的提法,比如在 2014年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服务贸易高峰论坛上,黄奇帆就提到“围绕加工贸易产业链中生产性服务业, 开展研发、物流、金融等服务贸易”。此次,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位已不再只是停留在加工制造业附属阶段,而是更显独立性。
而在对促进知识密集型服 务贸易发展的具体路径进行细化时,对于重庆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偏低这一短板,黄奇帆也并未避讳。他表示,目前重庆的研发投入比例是1.5%,全国平均水 平是2.5%,今后重庆在自我创新积累的同时,将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研发机构、专事研发活动的企业以及研发精英团 队、先进技术和设备,打造专业技术网络交易平台,进而推动技术性服务贸易发展。
“这个目标很具有挑战性,但重庆志在必得。”黄奇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