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药产业,是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极富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日益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极大地推动了对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医药产业发展。
面对世界生物技术及产业迅猛发展的态势所展现出的无限前景,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爱尔兰、韩国、新加坡、印度、古巴等制定了规模宏大的生物产业发展战略;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研究制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重庆现代医药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为了深入实施科教兴渝战略和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结合重庆的基础和优势,特制定加快重庆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一、加快重庆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医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现代医药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抓住国家推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机遇,壮大我市现代医药产业规模,增强在我国生物产业布局中的地位。二是有利于推进我市医药产业技术不断创新,增强我市医药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促进医药工业增长向质量效益方面转换。三是有利于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重庆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四是有利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益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我市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机遇、挑战
(一)发展现状
1、发展较快,总体规模偏小。直辖以来,我市现代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2003年现代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74亿元,产品出口9700万美元,产业外向度达到11%。初步形成了化学原料药、中药、生物医药产业群体和医用超声治疗设备、医用影像设备、数字化诊断分析仪器等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格局。但与全国相比,我市生物医学产业总体规模偏小,缺乏骨干大型企业。
2、产业特色较明显。从全国来看,我市化学原料药总量较大、品种较多、生产技术水平较先进。中成药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品种优势和企业品牌优势。百万亩中药材产业化工程顺利实施,中药材GAP规范种植基地建设进展良好。中药龙头生产企业一一太极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工业企业之一。生物医药已经起步,一批新药开发成果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即将走向产业化。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研制生产出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数字化医疗器械产品。在医用超声治疗设备、医用影像设备、数字化诊断分析仪器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优势,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特色。但是,医疗器械产业整体尚处在起步阶段。
3、具有一定的产业创新能力。我市科研院所和企业拥有一支较大数量规模的从事现代医药产品开发、生产的人才队伍,具有较强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生产能力。部分企业形成了较高水平的开发创新平台。产、学、研、医结合逐渐发展。主城区一大批大中型医院为现代医药产品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临床试验条件。但产业中试转化环节瓶颈制约明显,大部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型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和企业家较少等问题仍然存在。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面临的发展机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代医药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为药品和医疗器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需求支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的医疗保障目标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医、药分离和药品分类管理改革制度的推行将有力推动现代医药产业发展;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大趋势和国外大量专利药到期,为我市乘势做强现代医药产业带来了难得的机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科研开发、人才培养、制造基础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为加快现代医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面临的挑战。国际上,受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主导影响,现代医药产业呈现出市场集中、产品份额集中、企业聚集区域集中等显著趋势,跨国公司加强了对现代医药产业市场的分割和控制,不断加高技术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门槛。国内现代医药产业也趋于集中,上海、北京、深圳等发达地区竞相大力发展,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在此形势下,我市现代医药产业发展将受到来自国内发达地区和国外跨国集团的双重竞争。
三、我市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到2010年我市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思
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市委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和重点;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结合,充分整合市内外资源,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在大力扶持自主创新的同时,鼓励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充分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大企业、大市场、大品牌与扶持中小企业相结合,促进产业集聚;培育和依托骨干企业,加快实施重点产业化项目,扶优扶强;加快产业、产品、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促进重庆现代医药产业高起点、快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力争现代医药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国内生产
总值增长速度,产业产值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达到300亿元,产业外向度力争达到20%,形成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产学研一体、技工贸一体、集成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医药产业基地。
(三)近期主要任务。近期以推进成果产业化和规模化、创新能力建设、产业布局引导和骨干企业培育为主要任务,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近期产业发展的重点
(一)稳步发展化学药。鼓励发展化学合成原料药、中间体、新型制剂。近期抓好他扎罗汀、乙炔-丙酮法合成维生素主要中间体、卡维地洛片等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支持企业新建、改扩建GMP车间。支持外向型原料药生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化学制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大力开发和引进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的新药,扩大新型制剂规模。加快化学合成药的临床研究,鼓励抢仿合成药的研制。
(二)优化提高现代中药产业链。巩固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和地方特色的道地中药材基地,推广应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加工技术,加快黄连、青蒿、红豆杉、半夏、党参、葛根、天麻、佛手、何首乌等特色中药材资源的GAP规范化种植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加快中药提取、分离和纯化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加快企业GMP车间的建设和改造。大力发展优质中药饮片、新型复方制剂、中药标准提取物和中药保健品,完善和延长青蒿-青蒿素一青蒿素衍生物等优势中药产业链。积极构建药用植物基因库和种质资源库,推进建立中药材规范种植和中药产品工程研究中心,促进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积极推进新型抗生素等微生物发酵医药中间体、基因工程药物及疫苗、抗艾滋病病毒等多肽药物、单克隆抗体及临床诊断试剂、干细胞工程产品的研制。近期加快已获生产许可证的生物药物产业化,积极推进治疗用乙肝疫苗等国家I类新药的临床研究。
(四)做大做强医学超声工程产业。抓住业已形成的国际领先的超声治疗技术优势,加快北部新区海扶产业基地建设,扩大海扶刀的生产销售和出口。加强超声治疗学科建设,加强超声病理学基础和临床剂量学与生物学效应研究,建立多种组织生物学焦域及能效因子数据库。加强超声临床治疗方案的总结及标准化,加快产品国际认证和国际营销体系和治疗网络的建设。大力开发多种不同适应症的治疗仪及相应的远程医疗系统,不断改进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品向小型化、轻型化方向发展,逐渐形成系列化的海扶超声聚焦产品设备。大力建设重庆市超声医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五)大力促进数字化医用电子诊疗仪器设备产业化。
鼓励技术集成创新,积极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的成果产业化。积极推进红外热像诊断仪、眼电检查、尿沉渣分析、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人工肝、人工肾、全自动血液流变检测分析、DK型手术动力装置等医疗器械生产规模的扩大,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促进电子内窥镜系统、
多人多功能数字视频监护系统、压电生物传感器芯片及自动检
测仪等成果的产业化。巩固发展激光美容保健治疗设备、医用
光学显微镜、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等传统优势产品,着力引进和培育保健、康复类医疗设备,快速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
五、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一)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大力支持现代医药产业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孵化器、行业技术开发平台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近期要按照产、学、研一体化方式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积极推进超声医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药提取分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组建,尽快形成工程研究开发的平台和能力。.同时,在组织工程与人工器官、生物医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工程、中药材GAP种植工程、中药标准化工程、药物筛选工程等方面分步建立一批市级或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二)完善临床试验平台条件。依托我市已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卫生部认定的在渝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基地以及三甲医院,组建临床试验研发合作基地。
(三)建设和完善现代医药产业检验检测机构。加快重庆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心和重庆市药物检验所的建设和改造,按照国家级检验中心的标准和要求,加强人员配备,增强检测手段和技术,完善实验室设备,争取建成国家级检验中心,增强现代医药产品质量监督检测能力。
(四)建设现代医药产业公共信息平台。引导、鼓励中介机构和市内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全市统一的现代医药产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升信息交流手段,做到资源共享。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逐步开展电子商务的示范和推广。
六、引导产业布局优化,加快北部新区现代医药产业核心基地建设
(一)加强产业布局引导,整合优势资源,形成现代医药产业区域布局特色。根据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各区域发展现状,按照高度集聚与相对集中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布局调整、引导和资源整合,形成以北部新区现代医药产业基地为核心区,以石桥铺高新技术开发区、重庆市西永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大渡口建桥工业园、涪陵太极工业园、万州城区和合川江城工业园为相对集中区的产业布局格局。按照道地药材原产地进行布局的原则,逐渐引导形成巫溪、巫山、石柱等为中心的库区,酉阳、秀山、黔江等为中心.的渝东南,合川等为中心的渝北三个区域性中药材GAP种植基地。
(二)加快推进北部新区现代医药产业核心基地建设。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加快建设集总部办公、研发、孵化、教育培训、展示交流和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医药产业基地,尽快建成火星生物医学产业大厦,形成一批标准厂房。大力营造资讯数字化、建筑智能化、环境生态化、管理高效国际化的区域发展环境。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体,重点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产业化项目和龙头企业入驻。近期要大力推进海扶、太极、华邦和药友制药等生产基地尽快在北部新区建成投产。
七、促进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重庆市现代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小组成员。办事机构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委。负责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组织协调重大项目实施。成立市现代医药产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有关部门和区县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支持现代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二)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我市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北部新区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国家高技术产业有关专项资金和国家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对我市现代医药项目的支持。市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科技发展各专项资金等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并逐年增加,用于支持重点产业项目建设、重大技术开发或引进、产品国际认证和出口信贷等;市高技术产业化贷款风险担保资金对医药重点项目建设和生产所需的贷款给予重点倾斜担保支持。引导创业投资资金、社会民间资金加大对现代医药产业的投入;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在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前提下,对现代医药重点产业项目用地给予倾斜支持。
(三)加快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人才创业环境
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营造良好的人造成长环境。加强医、工大学现代医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在渝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孵化器等的资源优势,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在我市现代医药产业的特色领域,吸引和培植一批创新人才队伍。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制定工作
知识产权部门和中介机构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专利申请的指导和服务,严厉打击侵权行为。支持企业积极开展现代医药产品、生产等标准制定工作。积极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产品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工作。
(五)集中力量,支持重点
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市级各部门及相关区县政府应加强协调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支持现代医药产业发展。对核心基地、龙头企业、重点产业化项目、市场前景好韵产品,以及具备条件升格为国家级的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实行重点扶持和倾斜支持。
(六)加强招商引资,推进国际国内交流和合作
改进和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积极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渝发展现代医药产业。大力引进国内优势企业和世界知名跨国公司落户重庆。鼓励企业和高校开展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支持创办高水平的全国和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创办国际性的学术组织,扩大重庆现代医药产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