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王天翊)9月23日,重庆日报记者从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赛迪”)获悉,该公司10年取得科技成果65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5%,在行业中居领先地位。
为打造以创新引领发展的冶金“国家队”,中冶赛迪近10年科技进步累计投入近30亿元,其中10%为共性基础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经费,研发经费投入平均强度达到56万元/人·年,每年平均投入研发人员285人,打造了一支稳定的专职研发队伍。同时,通过整合创新资源,中冶赛迪打造出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20个、产学研平台7个、各类实验和集成测试平台20余个。
中冶赛迪董事长肖学文介绍,持之以恒的投入,使得公司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近10年,中冶赛迪实现重大课题平均研发周期从4.5年缩短到2.5年;有效专利数量从300件增长到1700余件,平均每百万元研发投入产出发明专利2件;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76项;取得科技成果650余项,转化率达到85%以上。
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帮助中冶赛迪在诸多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装备。
例如,在高端咨询领域,中冶赛迪以五项流研究为基础,构建了系统性、经济性、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高端咨询模型和方法论,为宝武湛江钢铁、越南台塑钢铁等一批世界级钢铁基地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又如,在大型高炉技术领域,中冶赛迪掌握了完整覆盖工艺理论、设计体系、国产化核心装备及智能控制的关键核心技术,过去10年承建的4000立方米以上特大型高炉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牵头完成的“高效低耗特大型高炉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冶赛迪的能力早已不局限于冶金工艺和工程设计。”肖学文介绍,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方面,公司也大有建树。
智能制造方面,中冶赛迪自主开发了行业首个落地应用的CISDigital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了全球钢铁行业首个智慧集控中心——韶钢智慧中心,研发并投用全球首套智慧铁水运输系统开启铁水运输“无人化”时代,还将牵头冶金业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
绿色制造方面,中冶赛迪一方面积极开发工业节能、高效能源及废气、废水和固废处理等核心技术研究,一方面围绕碳减排开展新工艺、新流程、新技术研发,推动钢厂与城市和谐共生,在环保智能料场、钢铁含锌固废处理、超低排放、水资源及能源高效利用等领域形成了独特技术,其中赛迪环保智能料场系统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了单位面积储料能力,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