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亦筑 李星婷
核心提示
今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继2019年首次入选全球城市创新集群100强,重庆再次入选,且排名上升了11位,升至第77位。
这得益于,重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年来,重庆聚焦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快培育创新力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实施技术创新项目1379项
位于西永微电园内一个不足70平方米的实验室,硅光芯片在这里经历各种测试——这是全国首个能够实现硅光芯片全流程封装测试的实验室。
硅光芯片是未来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也是未来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英特尔、IBM、华为等知名企业都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布局。
如今,重庆已具备硅光领域全流程自主工艺制造能力,并开始向全球提供硅光芯片流片服务和光电设计自动化设计服务。
目前,西永微电园已吸引一批知名集成电路企业落户,集成电路产业不断壮大。
位于两江新区的水土高新园,也瞄准全球“云联数算用”产业发展趋势,打造“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浪潮携15万台服务器为客户提供各类应用IT支撑服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坐镇”;华为云、两江云、紫光云等相继入驻……“云上水土”已经初具规模。
聚焦汽车、电子信息、大数据等重点产业领域“卡脖子”问题,今年我市组织实施技术创新项目1379项,“芯屏核器网”全产业链不断壮大,“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加快集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正在加速。
“智能”贯穿生产、生活、生态多领域
今年,新开办企业只需通过“渝快办”App一次性提交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就可以把申办营业执照、印章刻制、申领发票和银行开户等手续都搞定。
不仅是为企业服务,办税服务、不动产登记、社会保险等,如今都可以在“渝快办”上办理。以“互联网+”为政务服务赋能,“渝快办”通过不断扩容,现已涵盖1081项服务事项,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实现“指尖办”“一次办”。
民众享受到智慧生活带来的便利,得益于重庆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2019年10月,重庆入选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今年6月,重庆成为全国首个启动实施的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不论是传统制造业、农业还是服务业,都在积极拥抱互联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改革实践正在深入推进。
在位于礼嘉智慧公园的5G体验馆,游客可边骑5G自行车,边通过屏幕欣赏南滨路沿途的风景;智能床能够结合人体实时动态数据,量身定制健康管理方案……作为我市发布的人工智能十大应用场景之一,礼嘉智慧公园将人工智能技术贯穿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全过程各方面,打造各类生活场景新试验空间。这些技术正在影响和改变大众的生活。
根据《重庆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力争到2022年,我市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基本建成,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取得显著成效,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目前,我市正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智能中枢核心能力平台、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协同办公云平台,“智慧河长”系统平台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通过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截至11月底,我市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265个,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426个,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升70.2%……“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正在成为重庆新名片。
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纷纷落户
12月15日,重庆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共建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
这是继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落地之后,这支科技“国家队”在重庆的又一重大布局。按照协议,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将采取一个法人机构加若干科研单元的“1+N”模式建设,统筹中科院科研院所、科研人才等创新资源在渝集约发展,聚焦大数据智能化、生物医学、新材料、生态环境等方向,建设高水平研究平台等,实现科教资源融合、体制机制创新、重大科研产出的一体化推进。
在此之前,重庆高新区与北京大学也签订了合作协议,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共同打造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
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纷纷来渝扎根,本地24个高校、科研院所项目也先后签约落地,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端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这让全面启动建设的西部(重庆)科学城有了新动力,也有了更大“底气”。
城市另一边,两江协同创新区经过两年的发展,已建设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所西部高等技术研究院等30家高端创新机构。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成功引进腾讯西南总部、紫光集团等数字经济头部企业,打造数字经济产业联盟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从2018年1月开园到今年10月,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产值(营收)达到4252亿元。
此外,荣昌畜牧科技城、永川科技生态城、北碚智慧科技走廊、渝北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差异化布局,正在加快推进。11个高新区竞相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30%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40%以上。
“如今,全市正逐渐构建一城引领、多园支撑、点面结合、全域推进的创新格局。”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正在加紧绘制。重庆将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突出“四个面向”,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为主线,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读>>>
截至目前,重庆已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25172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超过4000家
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累计为4806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140亿元
川渝合作不断深化,今年双方签订“1+3”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各出资1000万元联合实施人工智能、大健康领域重点研发项目15项,8000余名专家资源实现共享,双方共同组建了规模5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
通过实施“重庆英才计划”等人才专项,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遴选创新领军人才320人,创业领军人才170人,创新创业示范团队424个。借助重庆英才大会的平台,引进紧缺急需人才1.71万名,全市R&D人员达到16.07万人
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聚集高校28所,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4个(国家级4个),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拥有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国家质检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多个新型产业载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7家;建成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69个
(记者张亦筑、李星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