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图虫创意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公布的《綦江—万盛一体化发展规划》,擘画了綦江—万盛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的发展路径,包括构建一体化发展格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旨在打造渝南黔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增长极,建成主城都市区南部支点城市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都市健康旅游目的地。
《发展规划》有两个目标年,分别是到2025年綦江—万盛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到2035年建成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发展的百万人口现代化城市,成为主城都市区辐射带动渝南黔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
一、增强綦江—万盛的战略支点作用
去年5月,重庆主城都市区座谈会明确提出,涪陵、合川、永川、綦江—万盛为四个重点战略支点城市。按照重庆官方的说法,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指的是参与主城都市区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空间分工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重点发挥区位、产业、规模等综合优势,培育产业集群,强化区域交通枢纽功能,辐射好传统腹地,相对独立支撑重庆落实国家战略、联动周边地区。与涪陵等地相比,綦江—万盛作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还肩负着推动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发展的重要使命。
笔者认为,綦江—万盛能成为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主要这么两大原因:其一、显赫的区位交通优势。打开地图,綦江—万盛东临南川,南接贵州习水、桐梓两县,西连江津,北靠巴南,扼守重庆通往南方的交通咽喉,被誉为重庆“南大门”,是渝南黔北区域性交通枢纽和重要物资集散地,川黔铁路、渝贵铁路、三万南铁路、渝黔高速、三环高速等纵横交错,初步形成了重庆南部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正是得益于綦江作为重庆向南开发开放“桥头堡”的优势,2019年3月公布的《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还提出,綦江—万盛处于渝黔合作示范区核心区,将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制造、商贸物流、生态旅游等重点领域进行示范建设。
首届智博会签约落户綦江的华芯智造微电子 来源:重庆日报
其二,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受益于三线建设,这使得改革开放前,綦江区就已经形成了能源、冶金、齿轮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并成为当时“西南第一大工业强区”,风光一时无二。近年来,綦江区以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战略为契机,坚持创新驱动,以智能制造为方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今,铝精深加工、汽摩整车及零配件、建筑产业现代化三大新兴产业,已经取代了煤炭、冶金和齿轮机械这三大传统产业,成为綦江新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万盛经开区以壮大接续产业、发展替代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为发展思路,初步实现了从“一煤独大”到多元化发展。2020年,万盛经开区工业总产值实现220亿元。
不过,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目前綦江—万盛的综合实力与涪陵、永川、合川其它三大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存在着不小差距,如此一来,将影响到其在主城都市区及渝黔合作示范区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
为给大家一个直观的印象,我们从经济总量、工业发展两个维度进行比较。首先我们来看经济总量。2020年,綦江—万盛GDP完成714.4亿元,排名全市第十四位。同期涪陵、永川、合川三地GDP分别完成1225.08亿元、1012.37亿元和972.34亿元。如此看来,綦江—万盛GDP与涪陵等地差距相当明显。不仅如此,綦江—万盛与排名靠后,且发展势头强劲的荣昌、璧山、大足等区领先优势微乎其微,随时都有被反超的可能。一般来说,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与其经济规模是成正比的,在这个意义上,綦江—万盛GDP与涪陵、永川、合川等地相比处于劣势,反映的是经济辐射带动能力的不足。
我们再看看工业发展。统计显示,2020年綦江—万盛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48.05亿元,横向比较来看,同期涪陵、永川、合川三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完成1742.2亿元、1300.6亿元和856.88亿元,分别占比仅为37.2%、49.8%和75.6%。我们知道,工业经济在推动都市圈及城市群协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因此,綦江—万盛工业规模偏小,直接制约其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渝黔合作先行示范性区工业发展大格局。
不仅如此,2020年綦江—万盛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排名靠前的,依次为原煤、发电量、水泥、电解铝、玻璃。而这些工业产品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产业链偏短,难以与周边地区建立分工协作互补的体制机制。
由此可见,尽管如上文所言綦江—万盛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旧不容忽视。相比之下,涪陵、永川、合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蔚然成风。比如,2020年涪陵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26.6%。众所周知,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不难看出,綦江—万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充分,使其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显得底气和后劲不足。
綦江—万盛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示意图
我们注意到,《发展规划》为了改变当前綦江—万盛这一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力打造綦万创新经济走廊。綦万创新经济走廊,横向沿三环高速,纵向沿渝黔高速复线,不仅使綦江和万盛城区无缝对接,还将已有的北渡—升平产业园、桥河工业园、通惠食品加工产业园,以及规划中的金桥—隆盛临空产业园、永城—南桐现代制造产业园、关坝—扶欢循环经济产业园串联起来,同时还引导各园区明确2—3个产业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打造细分领域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细分领域的产业集群,都是成渝地区重点产业比如汽车、电子、新能源、新材料、食品、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配套产业。
如此看来,綦万创新经济走廊,既是綦江—万盛相向发展的推手,又是提升綦江—万盛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增强区域产业集聚度的突破口,还是綦江—万盛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抓手。
据6月17日人民网报道,从2020年4月綦江成立綦江—万盛创新经济走廊(永城片区)建设指挥部以来,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经吸引了中新·豪立国际温泉康疗小镇、氢能产业生产经营基地等10个项目落地,协议引资近300亿元,体现了綦江—万盛创新经济走廊强大的吸引力。
綦江造卫星零部件 来源:重庆日报
此外,《发展规划》里提到的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和建设协同创新产业体系,也为綦江—万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提升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比如,在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方面,《发展规划》提出了两条路径,一条是整合綦江和万盛产业园的创新资源,联合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提升区域内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第二条是加强与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和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合作。这样一来,綦江—万盛就借助重庆中心城区科技龙头带动之势,积极参与构建主城都市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的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节点。
二、增强西部陆海新通道服务能力
2019年8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提到的规划建设三条主通道,其中綦江—万盛正好处在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三条主通道的中线出海通道节点位置,是重庆距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垂直出海距离最近的区县。重庆发挥好綦江—万盛的重要节点作用,可谓意义重大:
一是有利于深化渝黔合作,加快重庆向南开发开放。2019年4月公布的《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在涉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章节里,有多处重点提到了綦江—万盛。比如,实施方案提出,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渝南黔北各城镇群、各类园区、各个景区快速实现无缝连接,促使綦江、万盛、遵义等沿线区域中心城市首先加快发展,辐射引领沿线区市县共筑繁荣经济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实施方案除了推动铁路、高速公路为引领的综合交通网建设外,还提出规划建设“一区两港”的陆海新通道服务区、“三核多点”商贸物流园区,而綦江与万盛就分别包括其中。在这个意义上,重庆推动綦江—万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无疑是深化渝黔合作的重大举措。
二是有利于綦江—万盛围绕着“物流带通道、通道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做文章,提升其对外开放水平。上文提到,綦江—万盛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具有天然的节点优势,不过,由于一直以来,两地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始终没有一股形成合力,以至于没能将区位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20年綦江—万盛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2.01亿元,外贸依存度仅为1.7%。而同期区位相似的江津同期外贸进出口总额高达215.6亿元,外贸依存度为19.4%。两者相比较,不难看出,綦江—万盛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空间。而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建设,加快促进外向型产业集聚,又是綦江—万盛破题的关键所在。
而《发展规划》围绕着綦江—万盛发挥好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优势,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包括,研究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綦江—万盛至北部湾)班列,完善物流、口岸等功能;积极对接中新(重庆)互联互通项目,深化与东盟国家投资贸易合作,建设中新数字经济产业园,扩大农产品、矿产、机电等进出口。
綦江—万盛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布局示意图
不仅如此,《发展规划》还就綦江—万盛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强化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制定了系统性的实施方案。比如,新建万盛—关坝铁路,续建关坝—赶水铁路,改扩建川黔铁路,加快推进渝贵、渝桂高铁和铁路二环线等前期工作,研究新建广安—涪陵—柳州铁路、改造三江—万盛—南川铁路;开展万盛支线机场布局研究;推进铁路专用线进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一体化构建铁、公、水、空多式联运交通物流枢纽,实现货运“零换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