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今年以来,重庆招商工作攻坚克难、持续发力,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细落实。前三季度,全市招商签约项目2364个,合同投资额14322.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77.4%,到位资金3578.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85.2%,开工项目1391个,成果纷呈、亮点频出。
近年来,重庆迎来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如何进一步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优势、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招商引资工作成为重头戏。拉动重庆经济的“三驾马车”中,项目投资历来是见效快、出力多的“驾辕之马”,也是拼经济、搞建设中的“牛鼻子”。
一、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一是做好高能级项目引进。据了解,重庆前三季度新签约的2364个招商项目,其中100亿元级项目20个、50亿元级34个、30亿元级45个、10亿元级248个,签约正式合同额14322.3亿元、增长1.7%,其中工业合同引资8151.1亿元、增长17.1%。特别是,引进汽车产业项目122个、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项目212个,为这两大产业提质升级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比如作为2022智博会的新签项目,西部智联项目投资达50亿元,将与中国科学院重庆汽车软件创新研究平台、重庆长安车辆研发测试中心、大唐高鸿车联网全国总部等一起,构建起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全新版图;9月中旬,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在重庆高新区投入运行。
二是搞好项目开工建设。据市招商投资局称,该局会同市委督查办、市政府督查办开展重大招商项目专项督查,现已解决重点问题19项。如为华润微电子公司封测基地项目减免相关城市建设配套费767万元,为中国宝武西南总部项目解决重钢传统风貌区建筑物限高规划问题。在这些举措的服务保障下,前三季度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1391个,同比增长15.7%,近三年签约项目开工率达56.7%,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资金到位额3578.9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工业到位资金1827.8亿元、同比增长6.7%。资金到位率达到25%,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
三是抓好统筹联动。本社自市招商投资局了解到,目前市局已建立对口联系区县(开发区)招商工作机制,明确专人常态化、一对一联系,搭建平台、定期调度,开展市区产业共建和联动招商;围绕产业招商全流程、项目生命全周期,与市级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形成招商合力。
据报道,市招商投资局与奉节县签订推动市县协同联动招商合作协议,围绕打造奉节眼镜区域品牌,授予奉节县“市县协同招商示范基地”称号,并在招商投资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促进奉节眼镜产业聚链成群,培育发展50亿级眼镜产业的集群。在8月8日举办的2022“三品”全国行·中国(重庆)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上,奉节县与温州黎东眼镜、深圳新众意眼镜等26家企业签订投资协议,总投资23.5亿元,预计产值10亿元、税收3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500余个,助力奉节打造西部最大眼镜产业基地。
2022年重庆的年度招商总体目标是完成资金到位额4200亿元、其中工业占比为40%,完成正式合同额1.85万亿元、其中工业7400亿元,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这个目标的稳步实现,无疑对提升重庆的产业能级、开放能级、城市能级贡献很大。
我们看到,今年以来,重庆通过智博会、西洽会、全球线上推介会、招商投促新闻发布会,持续起到彰显城市形象、孵化招商成果、洽谈合作前景的重要作用,助力我市打造中国软件名城、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城、科技型企业成长地、产业转移理想承接地。
二、打造孕育招商成果的“孵化器”
一是把握“智博会”大平台。8月22日,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重大招商项目线上签约活动在重庆举行。共签约重大招商项目70个,合同总投资额达2121.1亿元。签约项目“含金量”高,70个签约项目中,合同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有54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个数达到总数的80%。凸显重庆市产业链招商特色,签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项目18个,合同投资额达833亿元,投资方包括比亚迪、斑马网络等知名企业。
又如,重庆共签约软件、信息及科技创新领域项目14个,合同投资额达到330亿元,投资方包括金蝶、中科创达、完美世界等知名企业。项目覆盖面广,签约电子、装备等智能制造领域项目13个、合同投资额224亿元,引进6吋IGBT晶圆产业化、8吋光电晶圆制造、北京大学重庆碳基集成电路研究院等项目;签约生物医药领域项目6个,合同投资额达到128亿元,还签约了新能源、新材料、股权投资基金等领域一批项目。
西洽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现场。许琳珮摄
二是用好“西洽会”大机遇。7月21日至24日,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2022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举办。在西洽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重庆市内集中签约重大项目66个,投资金额达2228.5亿元。其他省区市集中签约项目38个,签约投资额240.2亿元。签约项目平均投资额达34亿元,较第三届西洽会签约项目增长51.8%。其中,100亿级项目9个,50亿级项目6个,30亿级项目7个。涉及智能制造、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两江新区签约项目投资额达228.8亿元,涉及新药研发中心、“数字双碳”总部等项目。西部(重庆)科学城签约重大项目3个,涉及生命健康、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投资总额达220亿元,其中100亿级项目2个。
三是召开全球线上推介会。今年7月举办的投资重庆·2022年重庆市全球(线上)推介会,就重庆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利好政策、前沿技术等方面做深度解读和宣传。通用技术中国汽研、赛力斯汽车科技中心、大陆集团、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向全球推介“重庆制造”新能源汽车,展示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强大工业基础和核心优势。
本次推介会通过多平台传播、多渠道裂变以及与战略伙伴开展合作传播,重庆国际传播中iChongqing海外媒体矩阵对本次推介会进行全程海外直播。推介会直播在全球范围内曝光量超过1200万,其中国内曝光量超过570万,海外曝光量超过630万,海内外网络直播热度可喜。共有21家媒体信源推送相关报道74篇,涵盖14家国内媒体和7家海外媒体,累计发布50条中文原创报道及24条英文原创报道,有效地提升了活动的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是服务重点招商。在今年7月举行的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周青提到,“满天星”行动计划提出要培育壮大重点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知名企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一批优势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挂牌上市企业。
赛力斯汽车生产线。谢力 摄
在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周青副秘书长介绍,《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突出内育外引相结合,要求全面梳理我市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优势和短板、弱项,大力培育汽车与科技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供应链企业,积极引进汽车软件、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创新链项目。
今年8月,投资重庆·2022年上半年全市招商投资促进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通过此次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投资重庆”第一期产业机会清单共有150个招商项目,总投资额近5100亿元,机会主要集中在“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夯实现代服务业、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方面。
五是多元化、立体化彰显重庆招商投促形象。去年底以来,“投资重庆”逐渐成为全市招商系统工作的品牌和名片,既统筹协调市内的区县招商引资宣传,又形成全新的重庆符号,目前全市各部门、各区县、各开发平台招商宣传活动均已纳入“投资重庆”品牌营销;“This is Chongqing”“相约重庆、合作共赢”“在重庆、遇未来”等相关宣传语有力帮助区县(开发区)展示形象、扩大发声,“投资重庆”公众号共发布精美短视频36期、图文信息747条。“投资重庆”系列招商投促工作新闻发布会,今年以来一共举办了6场,进一步提升和活跃了宣传氛围,对招商投促工作强沟通、树形象、立品牌起了很好的作用。
“投资重庆”新闻发布会已成为一个市区联动的平台,系列新闻发布会进一步提升和活跃了宣传氛围,对招商投促工作强沟通、树形象、立品牌起了很好的作用。本社了解到,市招商投资局坚持常态化会同区县(新区、开发区)来共同发布,形成全市招商推介合力,6次发布会上市局领导或与北碚区、梁平区、奉节县相关领导同台发声,分别就当地的蔡家新城投资机遇、预制菜及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主题推介;或邀请沙坪坝区、万州区、巴南区、武隆区和忠县有关领导联袂出席,共同介绍招商投资促进工作情况;或与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相关负责同志一起,向海内外介绍我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情况,获得广泛关注。
三、有关建议
一是持续加强招商团队建设。重庆可充分以区县和重点园区为主体,提升全域产业链专业化招商能力,健全专业招商小分队,做好招商目标企业信息挖掘和盯引。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明晰各区县重点发展产业,将具有共同产业基础的区县编为一个“产业作战单元”,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举办该“产业作战单元”的产业论坛、招商推介会等招商活动,区县共创共享招商资源。
二是提升招商系统能力建设。尤其要重视市级和区县、园区层面对于重点产业链企业分布图、产业热力图等的梳理,推动产业链发展空间平台、产业链共性技术支撑平台的建设,从而为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找准切入点及招引路径,强化目标管理,提升协同、支撑和保障,从而有利于抓龙头、引骨干、聚配套。
三是强化各类招商方法的耦合配套。积极做好产业链招商、战略性招商、专业化招商、以商引商、基金招商、筑巢引凤式招商、领导一线招商、会展招商、乡贤招商等招商方法的协同发力、精准衔接。此外,不但要服务龙头企业、关键企业、配套企业引进来,还需要服务本地优质企业“走出去”,在全国、全球布局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