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切换
新闻
“量大”如何变“质优”——重庆园区开发区改革观察
2024
07/22
14:53

新华社重庆7月18日电 题:“量大”如何变“质优”——重庆园区开发区改革观察

新华社记者李晓婷

“趁着天气晴好,我们赶着进行项目收尾,预计本月底工厂就能正式投产。”在重庆綦江高新区,重庆鼎锐盛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黄康正在规划设备进场工作,企业从签约到正式投产用时不到8个月。

这得益于当地推行的园区开发区改革。今年以来,重庆全面启动园区开发区改革,从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到优化整合、管理机构精减设置,大大小小的改革举措正让重庆各大园区开发区焕然一新。

“园区开发区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但部分园区开发区却存在“小散弱”等问题。

“以前綦江区有7个工业组团,由5个管理机构管理。”重庆綦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昭介绍,各组团之间相对分散,企业办理各类审批事项需要到不同的区级部门办理,从项目签约到投产落地怎么也得一年多时间。

“量大”怎么变“质优”?綦江首先按照重庆“一区多园、一套班子”改革方向,将7个工业组团整合为1个高新区管委会,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3个精简为6个。

机构少了,效率却高了。在綦江高新区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大厅里,97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我们还采取用地招拍挂和施工建设审批并行办理方式,让企业能迅速开工建设,压缩了项目建设投产周期。”张昭介绍。

精简的结构让园区开发区“轻装上阵”。“今年上半年,改革任务中‘重庆园区开发区整合为50家’‘管理机构精简为48个’‘清晰界定50家园区开发区权责关系’三项指标已全面完成。”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开展园区开发区改革,最终是要有效提升园区开发区单位产出。“提高单位产出,一在做大分子,二在做精分母。”璧山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欧林说。

做精分母的关键在于提升园区土地利用效率。不少中小企业布局分散,又因体量较小难以充分利用大片土地,为此,璧山规划布局特色“产业社区”,请一些专精特新企业搬进来,腾挪减少占地110亩。

璧山区全面清理并妥善处置园区内闲置土地和厂房,目前已盘活空闲厂房12万平方米、闲置产业用地1000余亩。

土地清理出来,还得有“真材实料”的企业和项目引进来,做大分子。

“园区开发区发展已经过了拼优惠的阶段。”重庆两山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光强说,实行园区开发区改革后,企业得以全身心投入资本运营投资之路,通过汇聚资金赋能区域产业发展。

围绕璧山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六大产业集群,两山集团发起设立各类产业基金14个,基金总规模超过80亿元,通过基金投资引进多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今年,企业投资的全国医用高分子材料应用示范项目在璧山高新区落地,预计8月正式投产。

在重庆两江新区,200亿元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母基金、5亿元明月湖畔科创投资基金同样助推优质企业在此聚集。与此同时,两江新区形成“总链长+分链长+招商团队+职能部门+园区平台”协同招商模式,通过绘制产业链图谱,招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和关联企业。

“我们推进‘双专员’行动,为1284家规上企业及成长潜力大的企业设立了服务专员、联络专员,并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开展多场‘企业家沙龙’,努力为企业做好服务。”重庆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副局长赖涵表示。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重庆各类园区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9945.9亿元,完成改革时序进度109.3%。(完)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