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切换
新闻
渝北 激活工业强引擎 释放发展新动能
2025
03/07
13:49

渝北正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动经济向上向好

OPPO(重庆)智能生态科技园的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 摄/龙帆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渝北现代化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在前所未有的挑战里,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去年,渝北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121.5亿元,创历史新高,利润总额增长27.6%。”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全区将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在持续壮大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等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拓展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产业新赛道,力争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增长15%,持续夯实工业经济“压舱石”。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今年以来,渝北干字当头、只争朝夕,持续激活工业经济强引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核心区,加速激发新质生产力,以实干实绩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展现大区担当、作出渝北贡献。

电子信息创新赋能 塑强产业新质生产力

智能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行,机械臂高效、精准、灵活地作业,身着工装、头戴发帽的工人们来回穿梭,每小时约有一万台手机下线……早春三月,位于临空前沿科技城的OPPO(重庆)智能生态科技园(以下简称“OPPO重庆公司”)生产车间一片忙碌。

OPPO重庆公司在渝北发展有多迅猛?一组数据或许可以说明问题。

“OPPO渝北工厂2019年11月投产,是OPPO全球最大生产制造基地,已连续3年产值350亿元以上,基本相当于每天1亿元的产值。”OPPO重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生产线正火力全开赶付一季度订单。

去年,OPPO重庆公司已经具备了单月产量550万台的能力,每9秒钟就能产出一部手机,手机摄像头、电池以及主板等部件的组装已经全面交由自动化设备完成,整个OPPO渝北工厂的自动化水平达到了90%以上。

2024年,OPPO重庆公司完成产值350.8亿元,出货量2649.4万台,推出的产品从渝北走向全国、走向全球,先后共推出了22款不同型号新产品,包括Reno11Pro等大热款智能手机以及Realme、一加系列产品。特别是,依托于渝北临空的交通贸易条件,2024年,OPPO海外销售额增长20%。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渝北正全力支持OPPO智能生态科技园发挥“磁吸效应”,形成了以中光电、天实精工等为配套的智能手机产业集群。

比如,天实精工这家去年初刚搬迁入自建厂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抢抓智能终端市场回暖机遇,18条生产线全速运转,向着全年15亿元的销售目标全力进发。

天实精工外联经理蒲春曲透露,2024年自建厂投用后,摄像头年产能已跃升至1亿颗,产品应用于传音、OPPO、联想、小天才、亚马逊、石头科技等知名品牌客户。“今年一季度,企业订单量超3.5亿,向着首季增产目标稳步迈进”。

就在OPPO重庆公司蹄疾步稳的同时,同样在渝北临空前沿科技城深耕多年的重庆传音科技有限公司发展也持续向好。

“重庆传音自2017年落户渝北以来,产值实现了从10亿元到130亿元的跨越”。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渝北正着力支持重庆传音智汇园以商招商,建成传音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打造“研发、生产、贸易”产业生态,年产手机超过了4000万台,传音手机“渝北造”占比提升至6成。

在OPPO、传音两大链主企业的强劲支撑下,全球每20台手机就有一台“渝北造”。2024年,渝北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超过1600亿元,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25年,渝北将加快OPPO二期等项目建设,助力电子信息产业再上新台阶。”渝北区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汽车智造聚链成群 构筑高质量发展矩阵

3月,位于渝北的长安汽车数智工厂热火朝天,总装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正在快速组装新款长安阿维塔07。这款车型在预售期间就引发了市场轰动。

据了解,2024年,长安成功推出“新蓝鲸动力”、金钟罩电池、SDA数智平台等核心技术,长安启源、深蓝、阿维塔三大新能源品牌全面爆发,长安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达到73.46万辆‌,稳居新能源汽车市场第一阵营。

与长安汽车“同频共振”,同样在渝北布局的赛力斯也实现跨越式增长。

其中,去年2月在渝北投用的超级工厂承担问界M9的生产制造,在业内首次实现电池包、悬架、仪表台等关键环节的自动化装备。

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其旗舰车型问界M9销量突破15.1万辆,在5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实现对传统豪华车品牌的超越,销量近乎是第二名的两倍。

渝北目前汇聚6家整车企业以及189家核心配套企业,2024年,在长安汽车、赛力斯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汽车产业产值超过1902亿元、增长55.2%,生产整车超76.3万辆、增长14.4%,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2.7万辆、增长5.6倍。

比如,作为汽车智能驾驶、智慧座舱的头部企业,重庆君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今年我们预计销售收入将达到12亿元。”该公司副总经理冯新香信心满满。

在天海雪城汽车电子(重庆)有限公司,比亚迪发动机线束、长安发动机线束、宁德时代电池包线束等产品正源源不断地从这里生产出来。该公司生产主管黄明芳表示,“目前,生产线设备满负荷运行,今年一季度预计销售额增长25%。”

据了解,2025年,渝北将支持长安、赛力斯等龙头车企研发新品、释放产能,助推传统燃油车企加快布局新能源产线,开工华纬科技、恒伟林等项目,力促大洋电机、宏捷盛等项目投产,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5万辆、汽车产业产值增长10%。

新兴产业抢滩布局 打造经济增长新亮点

眼下,“方大重庆航空城”项目正加快建设,航空培训、航空食品、飞机维修和拆解等重点项目将陆续建成投用。

去年6月18日,方大航空国际总部正式入驻渝北,重磅推出“方大重庆航空城”项目,将新建1个世界级企业总部,助力打造客、货运2个航空国际枢纽,培育航空培训、公务机服务、低空经济3条临空经济产业链,推动发动机维修、飞机维修、飞机拆解、飞机租赁4个创新型产业,布局1个新兴食品产业体系,预计全部项目未来5年撬动各类战略投资逾千亿元,到2029年最大可实现年产值1300余亿元。

仅仅10天后,海南航空旗下扬子江租赁公司在渝北区完成首单保税飞机租赁业务,标志着方大重庆航空城飞机租赁项目成功落地。到目前,该项目共引进10架飞机开展租赁业务,货值超5.8亿美元。

“方大重庆航空城”的拔地而起,正是渝北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的一个缩影。

当前,瞄准卫星导航产业新蓝海,渝北已聚集北斗智联、天箭惯性、兰空无人机3家北斗导航相关企业。

去年11月,北斗智联最新款舱驾融合产品“智驭2.0”在重庆首次亮相,可以实现高速导航辅助驾驶、记忆泊车,以及AI语音大模型、沉浸式游戏等高阶产品功能,让人们感受到舱驾融合“未来已来”。

而位于渝北区空港工业园区的天箭惯性,是国内领先的“惯性测量与导航控制”领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自2010年,公司正式开始空港工业园区的厂区建设,目前,已经在渝北区运营了15年,成长为一家从事惯性导航系统、光学控制系统等产品研制、生产和服务的高科技民营企业。

此外,渝北还积极抢滩布局集成电路产业,加速落地物奇、百瑞互联、黑芝麻、睿歌微电子等企业;寻求元宇宙产业新突破,着力招引元时空智能研发中心、浪潮工业机器视觉总部、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等7个项目。

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渝北将加快北斗规模应用及配套产业集聚,积极引进飞行器整机生产、零部件制造、关键系统研发等项目,拓展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产业新赛道,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增长15%。

链接>>>

夯实重大项目“硬支撑”

机械轰鸣、人头攒动,挖掘机挥舞长臂开挖土方,运输车轰隆隆呼啸驶过……近日,重庆港主城港区洛碛作业区一期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我们现在每天20台挖掘机、20辆运输车忙得‘冒烟’。”中交城市建设(四川)有限公司项目总工程师沈永乐介绍说,目前土石方施工每天作业量在2万立方米以上。

截至目前,进疏港道路基本打通,计划2026年4月完工;沙公溪大桥已完成4个承台,计划9月份完工;陆域堆场已完成66%,二三级平台已见雏形,5号泊位计划10月完工,计划2026年10月整体交工验收。

“项目建成后,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将达1655万吨,使仓储、物流、港口运输融为一体,实现港口、产业联动发展。”沈永乐表示。

重大项目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今年以来,渝北区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谋实谋细项目策划储备,着力夯实产业发展后劲。

当前,中广核渝北天然气发电项目将于上半年完工调试,投产后年上网电量可达18亿度;大洋电机新能源汽车动力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光能汽车内外饰系统集成项目正抓紧建设,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8亿元。

按照规划,2025年,渝北将推动上海东古、传音研发中心二期等项目落地,加快OPPO二期、浩和精密等项目建设,助推川渝科创基地、创新大道等项目建设,加速疆电入渝、中广核燃气发电等项目建成投用,力争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