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
3月20日,“拼经济 搞建设”成渝行业协会商会服务园区高质量发展活动暨助力产业园区“立园满园”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此次活动由重庆市民政局、四川省民政厅、成都市民政局联合主办,成渝两地有关市级部门,德阳、眉山、资阳市民政局,成渝两地区(市)县民政部门、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企业代表及行业专家近200人齐聚蓉城,共谋服务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深化区域协同 共促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成渝两地通过产业协同、交通互联、政策互通,不断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社会组织的深度参与为这一进程注入了“柔性力量”。此次活动立足成渝双城经济圈,联合德阳、眉山、资阳等都市圈城市,组织涵盖电子信息、低空经济、金融科技、文化旅游等支柱产业的百余家行业协会商会,创新构建跨区域产业链协作体系,依托行业协会商会的专业服务能力,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布“双清单” 签约合作再升级
活动中,发布了《成渝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与《成渝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清单》,梳理政策支持、资源对接等14个政策(项目)机会,展示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重庆市楼宇产业园协会等30个行业协会商会的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
现场还举行了多项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包括成都市武侯区民政局与重庆市沙坪坝区民政局、成都市新都区民政局与重庆市九龙坡区民政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渝金融业联合会与重庆股权投资基金协会联合推动资本互通,以及成都旅游协会与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协会共同开发成渝旅游“早蓉晚渝”项目,依托成渝“1小时高铁圈”,串联三星堆与大足石刻、宽窄巷子与洪崖洞等IP,打造“周末经济”新场景,标志着两地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商会的合作从“规划协同”迈向“项目落地”。
专家建言协会献策 共话产业未来
国家级智库专家、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总裁汤继强教授,围绕“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功能推进成渝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发表主旨演讲,提出“需求牵引—资源匹配—利益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重庆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重庆市楼宇产业园协会,围绕“政社企协同 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圈强链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重庆市行业协会商会服务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等主题,进行了案例分享,为成渝产业生态构建提供实践参考。
五大协同行动 助力产业园区“立园满园”
据介绍,为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立园满园”行动部署要求,以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助力高能级产业集聚,以高品质产业园区建设推动高质量产业发展,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引导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资源密集、人才汇集等独特优势,以协同聚合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和产业生态培育,成都市民政局谋划开展社会组织助力产业园区“立园满园”专项行动。
该专项行动将围绕成都市“3+22+N”产业园区发展体系布局,以行业协会商会、社会服务机构为主体,聚焦资源共享与精准服务,实施“五大协同行动”,通过搭建要素对接平台、深化政企联动、培育特色品牌、强化产业链协同、整合各类资源,推动社会组织在产业园区发展中发挥专业化支撑作用。
实地参访园区 感受创新活力
当天下午,部分与会代表先后参访了611·青羊飞行器设计创新协同中心、国际城市设计产业中心。
在611·青羊飞行器设计创新协同中心,嘉宾们深入了解成都航空产业“政府+行业协会+链主企业+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模式,感受成都在高端装备领域的领先优势。
国际城市设计产业中心全面展示了园区以数字娱乐和创意设计为主导方向的数字文创全链条生态布局,嘉宾们深切感受到成都在打造具有全球美誉度的创意经济高地、建设世界设计之都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强劲活力。
展望未来 携手共绘新篇章
据悉,成渝两地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机制,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从“中介服务”向“资源操盘手”升级,定期举办供需对接会、国际交流活动等活动,助力产业园区在政策、技术、资本、人才等方面精准对接,进一步释放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内生动力,为新时代西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