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切换
新闻
重庆笔电产业2013年谱出“三部曲”
2013
12/16
14:36

璧山工业园区,大泰电子科技公司员工正在生产线工作。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数据由市经信委提供) 商报图形 王若静 制知名经济学家清议 CFP 图

回眸2013系列报道①

编者按

今年以来,面临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严峻的转型升级要求,重庆经济逆势而扬,不仅增速明显,还呈现若干亮点。

从今天起,本报将以喜气轻松的年画创意,为您梳理重庆2013年的经济事件,以“IT华章”、“云端舞步”、“制造新篇”、“物流澎湃”、“金融花香”、“会展春光”、“民企风光”、“微企发力”、“内资入渝”、“渝企出海”10个篇章,紧扣各大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充分展示重庆经济2013年度的成就,让读者清晰地看到重庆经济增长及转型升级的全新发展道路。

商报记者 高亮 谭亚

世界笔记本电脑鼻祖——东芝,年初正式落户重庆,为2013年重庆IT产业发展,开了浓墨重彩的一个好头。

时光的刻尺在延伸,重庆IT产业不断迎来一个又一个利好和喜讯,京东方、海力士、巨腾、圣美、大泰等多个重大项目陆续入渝落户,品牌商、代工商、配套商以及整个产业链发展突飞猛进,带来的是产量和产值超过30%的大幅增长。

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迅速成长为我市新兴支柱产业的IT产业,推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出口、工业效益、节能减排等多个指标向好,成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

核心事件

1.笔电品牌东芝落户

1月8日,东芝全球电脑基地正式落户我市,主要生产东芝高端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年产量预计600万台,占东芝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

2.三大机壳巨头入渝

大泰启动、巨腾开工、圣美投产……2013年,三大世界级笔电机壳巨头在渝布局有了关键性进展,将解决本地一半以上的机壳配套问题。

3.石墨烯制备技术问世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石墨烯制备技术问世,将与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厂商展开应用领域的合作。这意味着,重庆有可能在全球率先制造出可折叠的笔记本电脑或手机等IT产品。

“2+3+300”、“3+4+400”、“5+6+500”、“5+6+700”……两个加号连起的三个数字,在重庆工业界有着特殊的含义——它代表着一个新兴产业,代表着一条完整产业链,也代表着新兴产业中完整产业链的三个重要环节。

这就是笔电产业,以及笔电产业中的三大构成——品牌商、代工商、配套商。数字不断跳动的背后,是笔电这个新兴产业的从无到有,由弱到强。

如今,这个数字定格在“5+6+800”(5大品牌商、6大代工商、800家零部件厂商)上。

即将过去的2013年里,有太多太多的鲜活案例,推动这组数字的最终定格,我们撷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片段抑或画面,管中窥豹,以再现这一年笔电产业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

三部曲之1

笔电鼻祖东芝落户

重庆战略布局新进展

2013年,重庆笔电产业的“开门红”,来自那组数字第一位数字所代表的品牌商——东芝。

刚刚步入2013年的第八天,1月8日,东芝与重庆市就在重庆生产东芝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开展相关合作达成共识,共同举行了签约仪式。

“目前,东芝在渝已经投入正常生产,主要生产东芝高端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年产量600万台,以欧美市场为主,占东芝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昨日,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IT界,东芝有着一个十分“牛气”的外号——笔电鼻祖,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正是由东芝推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累计销售笔记本电脑超过1亿台。

“牛气”的东芝为何选择重庆?在发布消息的同时,东芝也给出了答案——

“近年来,重庆致力于打造高端产业集群。除东芝以外,信息产业的产业巨头一同汇聚重庆,打造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并在价值链、产业链整合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探索。此外,凭借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政策的扶持,重庆在物流网络、人才储备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这些都与东芝电脑的产业需求相契合。”

“东芝全球电脑基地落户重庆,加上之前落户的惠普、宏碁、华硕等品牌商,标志着重庆笔记本电脑基地战略布局又有了新的进展。”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东芝入渝以及笔电战略布局目标的实现,对于重庆笔电产业的意义,不言而喻。

首先,笔电产量大幅增加。来自市经信委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市笔电产量达4338万台,同比增加29.5%,平均每天有超过14万台电脑在渝下线。

其次,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的重庆,产业结构正在悄然巨变。据经信委预测,预计今年年底,电子制造业占比将由过去几乎为零提高到24%,而传统的“老大”汽车产业将由过去近三分之一降低到18%。由于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重庆工业抗风险的能力将显著提升。到2015年,重庆将形成1亿台笔记本电脑的生产能力,届时,平均每天将有27万台笔电在渝下线。

三部曲之2

三大机壳巨头入渝

笔电产业链再迎利好

“无中生有”的笔电产业,在重庆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走上一条围绕打造完整产业链垂直整合的新路子,但也面临不小的尴尬。虽然笔电的原材料、零部件80%都来自本土生产,而用于高端笔记本电脑的机壳却一直从外地引进,需要耗费占电脑总物流成本的50%。

而在2013年,三大机壳项目的引进、投产,使得这一局面彻底改变。

8月初,大泰电子科技公司建厂开工启动仪式,在璧山工业园区举行。这标志着重庆市第一家笔记本电脑金属机壳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4800万美元,建成达产后可年产笔记本电脑金属外壳2300万件,将解决重庆本地近四分之一的金属机壳配套问题。

11月底,位于巴南界石的台湾圣美集团(重庆)综合产业基地,正式投产。“目前该企业是租用标准厂房过渡生产,下一步将打造自己的研发基地,达产后年产笔记本机壳(含金属外壳)约3600万套。”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12月2日,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机壳企业——巨腾国际镁铝合金机壳重庆生产基地项目在双桥经济开发区开工。该项目预计于2014年7月建成投产,10月实现满负荷生产,届时年产机壳3000万套以上,解决重庆本地近三分之一的机壳配套问题。

“大泰、巨腾、圣美,这是全球排名前列的机壳生产商,引进它们也是重庆在打造笔电产业链机壳制造上的三个大动作。”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笔电配套是笔电垂直整合和微笑曲线的关键一环,机壳是笔电零部件中最重要的机构件之一,机壳商在渝落户、投产,将带动品牌商在重庆下单高档笔记本机种,大大提升重庆笔电整体制造水平,加快完善我市笔电配套体系,提高重庆笔电本地配套率和价值配套率。同时还将加快实现垂直整合,减少进项物流成本,提高我市笔电企业的竞争力。

据了解,“微笑曲线”模型,即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如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三部曲之3

孕育石墨烯产业链

开发可折叠手机笔电

微电子领域继硅时代后,石墨烯有望“接棒”,“舞动”起一条全新的IT产业链。梳理这一年全市IT大事记发现,年初在中科院重庆研究院诞生的国内首片15英寸单层石墨烯制备技术,无疑将是这一“棒”最好的注脚。

近日,商报记者在位于高新区的石墨烯原材料生产厂区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定制的设备进行最后调试。不日,被称为世界上已知的最轻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的石墨烯就将从这条生产线上“诞生”。

“这种材料不但轻薄,还更坚硬,透光性也好,还能折叠。”据工作人员介绍,石墨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电导率和光学透明度最好的材料,只有0.34纳米厚,大约等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十万分之一,如果绷紧单层石墨烯,再竖起一支铅笔,一头大象站在铅笔上,薄膜也不会破损。

今年初,石墨烯技术方被制备成功,技术“问世”仅19天,上海南江集团针对重庆石墨烯技术近5亿元的投资就得以敲定。

“2月份达成合作后,3月中下旬就在重庆注册成立了合资公司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5月份正式落户高新区。”昨日,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微纳制造系统集成中心副主任史浩飞告诉商报记者,在厂房、设备等配套陆续到位后,初定于明年上半年迎来首批入驻企业,主营手机、电池、触摸屏的生产制造,在高新区“孵化”一条全新的石墨烯新材料产业链。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称,伴随产业链的延伸,石墨烯将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吸引全球更多的企业向重庆聚集。其次,如果重庆的笔记本电脑、手机制造厂商能提前“联姻”石墨烯新材料,就能率先在全球开发出可折叠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抢占市场先机。庞大的市场空间和诱人的“蛋糕”将极大地“扮靓”重庆的IT产业经济版图。

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2013年全球手机触摸屏的需求量大约9.65亿片,产值超过130亿美元。到2015年,平板电脑对大尺寸触摸屏的需求也将达到2.3亿片。

“如果实现年产1000万片大面积单层石墨烯导电屏幕,按一片600元市场价计算,就可产生60亿元的产值。”一位业内人士向商报记者分析,伴随石墨烯材料进行产品应用,产业链上将形成上千亿元乃至上万亿元的产值,并有可能形成新的产业和行业。

专家

电子信息产业助推重庆工业转型升级

2013年,重庆工业“一支独秀”的势头日益明显,“1~10月数据显示,我市工业呈现出生产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效益逐步向好的势头。”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说起重庆工业,很多人的印象中,重庆是个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而依托笔电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重庆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知名经济学家清议说,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无论从产业转型、消费升级还是贸易创新的角度,这都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他说,目前国内整个制造业都面临分工不细、产业效率较低、产业链没有完全形成、物流成本较高的瓶颈,重庆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引进和打造完整产业链,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规模形成后,不仅物流成本大大下降,还能够占据微笑曲线的高端。

“产业链的秘诀,就是一定要把产业链拉长,拉长才能出效益。”他说,电子信息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附加值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重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对于中西部城市的对外开放和产业升级转型,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原标题:重庆笔电产业2013年谱出“三部曲”)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