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蔬菜种植技术,提高了我市蔬菜自给能力。张洪松:蔬菜是一种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价格由市场说了算,它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还是我市农民增收效益最好的农产品之一。张洪松:解决“卖难买贵”,关键是要使蔬菜保持均衡供应,这要求我们既不能放手不管,也不能干预过多。
现代化的蔬菜种植技术,提高了我市蔬菜自给能力。图为璧山农妇正在嫁接菜苗。
三四月份是传统的蔬菜淡季,菜价往往走高。昨日,在主城区春季蔬菜保供形势分析会上,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若无意外,今年的蔬菜上市量同比将有所增加,菜价保持相对稳定,春淡不淡。
近年来,随着我市地产蔬菜保供能力的增强,春淡已淡出市民记忆。但为了确保这两个月菜价不会出现大的起伏,我市首次召集主城8区(渝中区无农业),以及潼南、铜梁、璧山、武隆4个重点蔬菜基地县互通信息,减少保供关键时期可能出现的“卖难买贵”。
大部分参会区县表示,若气候不出现异常,今年早春菜上市时间将提前20天左右,“春淡”可缩短10天。肩负主城保供任务最重的潼南县,三四月份上市的蔬菜有3万多亩萝卜、2万多亩绿叶菜、近1万亩莲白,还有大量辣椒、西葫芦等;璧山在土的水白菜、芹菜等2.2万亩预计产量3.7万吨,可一直供应到4月中旬,接着,已播种的11万吨西红柿、黄瓜、苦瓜等早春菜将陆续上市;巴南既是消费大区,又是种菜大区,目前该区已采取农技措施,最早的水藤菜可在4月20日供应主城。
据市农委统计,目前我市在土蔬菜面积为140万亩,同比增长2.1%,三四月份可上市的量达到140万吨,同比增长3.5%。其中,青菜、儿菜等芥菜类和萝卜等根茎类占60%左右。而重庆人餐桌离不开的绿叶类蔬菜,目前在土面积为20万亩,预计三四月份上市量将达35万吨,同比增长4.2%。
市农科院负责监测全国蔬菜信息的张宜模介绍,尽管我市蔬菜自给率已大幅提高,但为了满足市民对蔬菜多样性的需求,部分蔬菜仍需外调。其中北方地区若出现严重的倒春寒,云南、四川西南部蔬菜基地的干旱没得到缓解,都可能影响我市菜价上涨。同时,眼下重庆正处于换茬期,种植成本较低的根茎类菜将被人工、农资投入较高的茄果类代替,而人工与农资成本的增加,也决定了我市三四月份蔬菜价格会有一定回升。
对此,市农委分管蔬菜的副主任张洪松建议,要通过技术措施延迟冬苋菜、莴笋等的上市时间,通过增温措施,争取水藤菜等蔬菜尽早上市;抓好豆芽等芽苗菜生产,以解决可能出现的燃眉之急;充分发挥产地冻库作用,将青菜头、萝卜、儿菜等目前价格较低的蔬菜入库,价高时调出,均衡供应,同时减少种植者的损失。
预警
莴笋、水藤菜 可能出现“卖难”
本报讯 (记者 罗芸)昨日,在主城区春季蔬菜保供形势分析会上,有关专家提醒相关区县,要注意莴笋、水藤菜的销售问题。
莴笋是我市种植面积较大的冬季绿叶菜,同时,邻近我市的四川彭州还有10万亩莴笋在土,与重庆地产莴笋形成竞争。此外,随着气温升高,莴笋会开花抽薹,销售时间进一步缩短,顺利出手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加。
“铜梁今年的水藤菜增加了5000亩以上。”铜梁县蔬菜办主任甘拥军为此忧心忡忡。去年初,受寒潮影响,水藤菜产量同比下降10%至20%,导致水藤菜价格走高,每亩利润上万元,刺激了部分种植业主。据统计,今年我市水藤菜种植面积较去年增长40%至50%,作为不易贮存的叶类菜,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很可能出现“滥市”。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通过多种渠道,扩大销售;及时与种植者沟通,减少埋头种菜带来的风险;每年在品种布局时,各地要提前了解相关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风向
未来将重点扶持 淡季菜、绿叶菜
本报讯 (记者 罗芸)今后,我市将更“厚爱”淡季菜、绿叶菜,相关财政资金将向这两类菜生产基地倾斜。这是昨日在主城区春季蔬菜保供形势分析会上透露出的政策新导向。
近年来,我市发展蔬菜基地160万亩,有效地保证了市场供应。据统计,近年来重庆菜价大多数时候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部分蔬菜外销,也让农民的荷包鼓起来了。去年潼南萝卜远销东北,最高时卖到每公斤2.2元,还供不应求,好几个老板发了萝卜财,一季净赚几百万。
“在蔬菜产业初步发展壮大后,财政资金要花到‘刀刃’上。”市农委副主任张洪松说。
经有关部门调查发现,我市春秋两季蔬菜换茬后,与全国其它地区一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淡季”现象,菜价因供应量减少而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尽管近年来淡季现象已大幅减轻,但菜价仍会出现一定的动荡;与此同时,以藤菜、瓢白等为代表的绿叶菜,几乎每餐都要上市民餐桌,需求量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价格有所上升。
目前,我市已有向这两类蔬菜倾斜的“迹象”。在今年1月底时,市政府专门拿出500万元,补贴相关基地,提高农民种植绿叶菜的积极性。
专家访谈
市场,市场,还是市场!
本报记者 罗芸
在主城区春季蔬菜保供形势分析会上,主要负责蔬菜生产的农业部门,却将“市场”捧成了“热词”。本应专注生产的农业部门为何如此重视市场,对此,记者专访了市农委副主任张洪松。
记者:近年来,蔬菜种植部门为何如此关注市场?
张洪松:蔬菜是一种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价格由市场说了算,它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还是我市农民增收效益最好的农产品之一。
多年来,农口部门发展生产的实践证明:只重生产轻视销售,生产迟早要受连累,农口人多年的心血很可能付诸东流。因此,我们的生产只有顺应市场,才可能解决“卖难买贵”。
记者:政府部门在解决“卖难买贵”方面,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张洪松:解决“卖难买贵”,关键是要使蔬菜保持均衡供应,这要求我们既不能放手不管,也不能干预过多。
对此,作为主管部门,除了在出现“卖难”时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问题、在发生“买贵”时想法平抑菜价外,更应在平时下功夫,担负起新的职责:通过政策杠杆调节生产,通过监测预警减少生产的盲目性。从这个层面说,蔬菜主管部门除了发展生产,还要紧盯市场。
记者:蔬菜市场变幻莫测。具体到种植上,蔬菜主管部门如何才能把准市场脉搏?
张洪松:信息化时代的农业主管部门,应更加关注市场需求,并将信息传达给生产者。可以通过对目标市场的蔬菜需求量、需求品种进行分析,倒推所需生产能力,从中找到机会,并结合本地优势品种,最终确定种植品种与数量;若推算出目标市场出现饱和时,则要及时预警,从而与市场实现有效对接。
相关新闻
九龙坡叶类蔬菜今年可增产500吨
本报讯 (记者 蔡杨)记者近日从九龙坡区获悉,该区近两年来通过加大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走马、金凤镇主要蔬菜生产片区的2000亩沟渠、田间便道、钢架大棚、喷灌设施等建设,有效提高了叶类蔬菜生产能力和抗拒不利气候影响的能力,预计今年可增产500吨。
九龙坡区是我市主城区重要的叶类蔬菜保供基地之一,蔬菜年播种面积9.9万亩,年产各类蔬菜14万吨,主要叶菜品种有莴笋、瓢白、小白菜、大白菜(包括水白菜)、水藤菜、菜心等2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