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的重庆,近年来大力推行新型工业化,扭转了原先汽摩“一业独大”的局面,产业抗风险能力大幅增强。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沉淀”,去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重庆工业却实现逆势而上,收入和利润双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规模工业增速列全国第二。
未来重庆的新型工业化怎么走向纵深?怎样才能保证质量效益的进一步提升?昨日,重庆商报记者邀请到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朱永芃,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府口岸办副主任王济光共同参与讨论这一话题。
把脉
潜伏危机与风险
淘汰落后产能不容忽视
重庆商报:近年来重庆的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但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您认为,作为工业重镇的重庆要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重视哪些方面的问题?
李毅中:据我了解,近年来重庆通过发展IT产业带动工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必须认识到,发展IT产业必须提高科技含量,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不是简单地去帮IT企业“打工”、装配。当然,前期进行组装、为别人打工,是发展中不可逾越的过程。
重庆想进一步深入推动新型工业化,淘汰落后产能不容忽视。目前,我国部分产业产能过剩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一方面,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的发展,潜伏着危机和风险。产能过剩出现后,首先会影响到市场,当市场需求不足,工业企业就会出现开工不足,导致贷款难还,就会带来财务风险,减少就业岗位。在我看来,各地都应当高度重视产能过剩这个问题,尽管我们近年来做了很多,但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此外,重庆地处内陆,如何降低工业物流成本也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朱永芃:工业想快速发展,能源是必要保障。未来重庆对煤炭的对外依赖度比重很大,如何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值得思考。从电力工业来看,目前全国节能减排的压力依然很大。我国电力结构中,燃煤发电量占82%。从社会用电结构看,去年工业、重工业用电比重仍分别高达72.5%、60.2%,与上年同期和多年平均水平相当,我国经济结构偏重化工的特征依然突出,完成“十二五”节能降耗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任务非常艰巨。
王济光:目前,物流占重庆GDP的比重超过20%,而这一数字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仅为8%至10%。重庆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就必须有效降低物流在工业成本中的占比。
支招
优化产业结构
善用“减法”淘汰落后产能
重庆商报:国内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面临市场需求疲软与产能严重过剩的主要矛盾,那么,重庆该如何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李毅中:我国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目标是要用8年时间基本实现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要大幅提升。工业化是一个历史阶段,不单是工业要发展,还必须与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相结合,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我们首先要摸清中国工业经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不可能只花8年就解决,但不能没有显著变化,否则工业化难以实现。
对重庆而言,想实现新型工业化,突破口主要有5个,包括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交通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在这5个方面中,前三项是工业信息化当前的突出任务。这5件工作都做好了,才能有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才可以谈工业化的基本实现。
在淘汰落后产能上,重庆应当善用“减法”。淘汰落后产能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头戏之一,在这方面重庆可以多管齐下。首先应在摸清哪些行业产能过剩的基础上,对不同的行业采取不同的对策,有些可以扩大内需,把多余的产能消化掉。我打个比方,在建造桥梁时,可以用钢结构也可以用混凝土结构,如果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那么就可以引导造桥时多采用钢结构。其次,对于技术落后的项目,就应下决心关闭,按国家规定压缩、整合过剩产能,不再新审批电解铝、多晶硅等产能严重过剩的项目。三是应推动兼并重组,优化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配置,尤其是要加快产能过剩行业与困难行业的兼并重组。
打造产业集群
掌握核心技术带来新的增量
重庆商报:日前,重庆提出要在优化布局的前提下,通过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扩大总量、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高效益,创新品牌、增强后劲。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那么,对重庆工业如何进一步提升质量和效益,您有什么建议?
李毅中:重庆提出要打造产业集群,进行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这种做法我很赞成。支撑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一方面是要有骨干企业,另一方面还要有大量的中小微企业,最终要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让大企业发挥产业的脊梁作用,由中小微企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因此,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会给重庆带来新的增量,推动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但同时也应思考如何让中小微企业参与其中、引导大企业给予他们订单、提高产品附加值等问题。
另外,我认为在推动新型工业化、打造产业航母的进程里,重庆还应抓住重点,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例,重庆一定要把注意力、精力放在元器件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开发和掌握上,这样才能提高IT产业的档次和水平。同时,通过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度。
王济光:伴随美国再工业化的提出,对我国工业的发展提出更大考验。这就要求在新型工业化的创新过程中,不能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路,只强调单一的技术升级或科技升级,而应将二者有机地进行结合。例如在打造工业集群上,不能简单地合并同类项,应该有分工、配套和合作。此外,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信息化的带动尤为关键,应当借此实现工业的智能化。
进一步增效益
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空间很大
重庆商报:和国内很多城市一样,重庆工业想进一步提升效益,的确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保障、物流成本比重较高等制约。那么,如何破解这些现实问题?
李毅中:在重庆推进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的过程中,应学会对劳动力的整合,要优化使用劳动力。例如,两化深度融合需采用高新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生产流水线的智能化水平,不能一味排斥智能化和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伴随智能化程度提高,可以节约劳动力,让这些劳动力到需要他们的岗位上去。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过去投入较少,自动化、智能化在我国工业领域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朱永芃:加快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为带动我国工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最近我正在调研,研究如何发展新能源带动中国电力企业转型改革。目前,国电已在重庆布局了装机容量10万千瓦的风电,未来还会视实际情况加大投入。
王济光:要从根本上解决物流成本占比高的问题,除了加快打通“渝新欧”等出海大通道以外,还应引导企业在选择产业时,将目光锁定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