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提档升级,出行更加便利,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推进,让重庆变得越来越美好。下一步,各个功能区域将有何新动作?今(12)日,市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称,今年,我市将着力推进11项重点专项。快来看看,各个功能区域有哪些任务要完成。
都市功能核心区 提升现代服务业
今日,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2015年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重点专项的通知。通知显示,为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差异化特色发展目标,按照“问题导向、以点带面、精准调控、滚动实施”的原则,今年,全市将着力推进11项重点专项。
围绕高端要素集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功能,今年,都市功能核心区将聚焦发展金融服务、国际商务和高端商贸,完成现代服务业提升专项,具体分为5个任务。
具体包括新培育引进总部型、区域型金融机构,积极争取国家各类金融改革试点,推动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再担保公司、小微企业专营担保机构、信用担保保险公司等机构落地,争取设立一批银行卡结算、第三方支付、民营银行、金融租赁、保证保险、金融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快设立区域性交易中心。
继续深入推进渝中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着力推进解放碑中央商务区、江北嘴中央商务区、观音桥现代商都、大坪商业与文化创意中心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渝中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
推进高新区、五里店工业设计圈等园区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展研发设计、科技成果转化、检验检测、生物技术、数字内容、知识产权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
推动三峡广场、杨家坪、九宫庙等商圈转型提质发展。
都市功能核心区 城市管理要精细化
除了发展服务业,都市功能核心区还有一个关键词,便是宜居。今年,该区域将围绕历史文化名城、美丽山水城市、智慧城市等定位,统筹推进城市空间优化和功能完善,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完成现代都市精细管理专项,包括5个任务。
具体来看,今年,都市功能核心区将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完善基础数据库及应用平台,示范推广智慧社区、智慧小区、智慧家居,建立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和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成城市智能公交示范工程,提升市政管理数字化和精准化水平。
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进城市绿色照明和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80%。
同时,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违法建筑拆除和背街小巷治理,建设一批公共停车站场、人行过街设施和公厕。
开展和谐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
推进旧城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实施打铜街、白象街、十八梯、湖广会馆历史街区等母城历史文化保护。
都市功能拓展区 新兴产业创新集聚
围绕对外开放门户、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科技创新中心等功能定位,今年,都市功能拓展区将以两江新区开发开放为龙头,依托高新区、西永综合保税区和大学城,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速新兴产业布局引进和集聚发展,完成新兴产业创新集聚专项。在此过程中,需推进5个任务。
具体为推进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物联网、机器人、石墨烯和纳米新材料、新能源和智能汽车等重大项目的谋划实施,加快工业机器人检验检测中心、石墨烯研究院、页岩气研发与应用示范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发展融资租赁、委内加工、进境入区维修、离岸贸易等保税贸易新型业务,推动保税商品展示交易扩面上量,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加快实施云计算产业园、大数据应用基地等数据服务龙头项目。
加快发展离岸金融、跨国公司本外币资金集中运营、电子商务国际金融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等国际金融服务。
此外,该区域还将积极争取中国——新加坡政府合作项目落户。
都市功能拓展区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根据市统计局发布的信息,2014年,都市功能拓展区常驻人口为451.22万人,比上年增长2.2%。居民越来越多,配套设施将如何提升?
通知显示,今年,都市功能拓展区将围绕中心城市宜居城区的打造,统筹人口、产业、交通、市政配套和公共服务,有序拓展城市空间,优化组团式规划布局,加快重点功能组团开发,完成功能组团优化开发专项,具体包括3个任务。
首先,该区域将全面启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同时,推动悦来、礼嘉、鱼复、龙兴等功能组团人口集聚区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建设,加强公租房配套建设和运营管理。
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5号线、10号线、环线建设,加快推进双碑大桥及隧道、寸滩大桥、华岩隧道等桥隧、立交节点工程和机场专用快速路等城市快速路网项目建设,促进内外环间快捷连通和各组团间高效衔接。
城市发展新区 建设物流网络体系
城市发展新区涉及涪陵、长寿、江津、合川等区县,定位为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
今年,为适应大规模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需要,该区域将按照“同城化、一体化”发展要求,提速建设物流网络体系、能源保障体系和水资源保障体系,将构建形成内联外达、衔接顺畅的城乡骨干基础设施网络,完成基础设施提速建设专项。
实施过程中,城市发展新区将组织实施《城市发展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年度建设计划,全力推进13个铁路项目、12个高速公路项目、3个国省干线项目、8个港口码头及疏浚工程项目、9个电网项目、2个通信项目、1个成品油网项目、9个天然气网项目、7个大中型水库项目、1个引提水项目、7个城市防洪项目、3个大型灌区项目等75个项目,力争完成年度投资400亿元。
城市发展新区 助力工业提档升级
除了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按照通知,城市发展新区还将密切衔接都市功能拓展区,围绕综合化工、装备制造、机器人、新型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着力开展园区招商引资,培育壮大支柱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完成制造业提档升级专项,分为5个任务。
通知要求,城市发展新区应加快推进华晨鑫源、重庆潍柴、北汽银翔等汽车基地建设。
加快推进银河机床精密铸锻件、万丰汽车铝轮毂、綦齿汽车变速器等装备制造项目。
加快推进重钢浦项FINEX、重庆伟鼎PCB、耀皮建筑节能玻璃等新材料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广数、固高、华创、翰德施罗德等机器人产业项目。
力争新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十亿级重大项目30个以上,实现工业投资增长2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左右。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探索特色生态经济
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已成为不少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今年,围绕生态经济产业化和产业经济生态化,这两片区域将依托区县城、重点城镇、特色工业园区、特色旅游开发区和特色农业示范基地,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领域开展“点上开发”试点示范,探索特色生态经济发展新路径,完成“点上开发”试点示范专项。在此方面,有5个任务。
具体来看,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将加快渝东北浦里河谷开发建设,争取开工铁峰山隧道(浦里―周家坝)工程,并将其纳入国家三峡后续项目年度实施方案。
加快万州、黔江、垫江、梁平等工业园区开发和重大工业项目引进,力争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新引进上亿级重大项目20个以上。
依托涪陵化纤纺织产业链引导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定向招商发展化纤加弹、纺织、服装加工等下游产业链。
编制“互联网+”带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跨越发展工作方案,对接国家农村电商计划,研究启动渝东北、渝东南电子商务试点,通过信息化带动提升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业、特色商业、轻工业和民俗文化产业。
开展渝东北、渝东南大旅游经济规划研究,统筹构建涉旅产业、基础配套和支撑体系。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助推全面小康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是全市少数民族集聚区,也是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
今年,在发展经济同时,这两片区域将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资源要素完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渝委办〔2014〕28号),重点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加大助推力度,完成全面小康助推专项,分为4个任务。
首先,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将强化教育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武隆县、彭水县、石柱县、秀山县等区县(自治县)普通中学校和万州职教重要基地、黔江职教区域中心建设,改善其他中职学校办学条件。
强化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完善万州区、黔江区、武隆县、彭水县等区县(自治县)综合医院和中医院功能,加快妇幼保健院建设,积极推进撤并村卫生室建设和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
此外,还将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新增村通畅工程3500公里、撤并村通达工程4400公里,完成村社便道建设,解决123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加大扶贫帮困力度,重点推进秦巴山、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改造农村危房3.86万户,推进15个扶贫小片区连片开发,完成140个贫困村整村扶贫。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发展交通能源水利
如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生活更便利,是市民最关心的话题。针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基础能力提升专项,今年,两片区域将强化“点上开发”支撑,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具体分为3个任务。
首先是新开工郑万铁路,加快黔张常铁路和酉阳―沿河、秀山―松桃、丰都―忠县―万州、万州―利川高速公路以及万州新田港建设,建成黔江―恩施、开县―开江高速公路。
同时,新开工奉节电厂500kV送出工程,加快奉节电厂、浩口水电站、罗州坝水电站、天然气“县县通”项目建设,建成万州电厂、涪陵白涛―石柱王场天然气管道。
最后,继续推进黔江老窖溪、石柱东方红、城口龙峡等14座中型水库建设,争取开工彭水龙虎、奉节草坪河2座中型水库主体工程。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保护青山绿水
除了上述两项重点专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还有一项重点专项,便是围绕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功能定位,全面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现生态涵养保护专项,可分为5个任务。
具体来看,两片区域将实施生态搬迁和人口减载,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13万人。
实施乡村环境整治,建成30个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和20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推进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4条次级河流环境综合整治,实施300个村环境连片整治。
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坡耕地退耕还林56万亩(占全市的86%)。
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560平方公里(占全市的80%),加快实施地质灾害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湿地保护工程。
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任务,建设基本口粮田206605亩、户用沼气池1175座,新增秸秆气化炉3100台、太阳能热水器14122台,发展种植业452276亩、养殖业116700只羊单位,生态移民6214人。
五大功能区域互联互通 畅通资源要素人口流动
在五大功能区域各自发展同时,按照全市“一盘棋”要求,各个功能区域还应打破区域间空间阻隔和体制障碍,畅通资源、要素、人口流动,促进五大功能区域联动协调发展,完成互联互通专项。在此方面,有4个任务。
具体为深化帮扶协作,优化完善区县(自治县)对口帮扶和区域互动协作机制,落实区县(自治县)对口帮扶实物量4.2亿元,推进渝中区与巫溪县开展帮扶协作改革试点。
推进交通联通,着力打通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连接通道,加快推进渝黔新线、渝怀二线涪陵―梅江段、渝万铁路建设。
促进人口流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口配套政策,建立分区县(自治县)的年度人口转移台账,建立人口落户数量与财政转移支付和建设用地双挂钩机制。
推动要素互动,探索建立多形式、多领域生态补偿机制,重点加大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污水、废气、垃圾)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