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切换
新闻
“新常态下重庆经济新作为”访谈启动 畅谈农村电商新机遇
2015
05/20
16:01

新常态下,重庆经济出现了哪些新特点,重庆的稳增长、调结构之路应该如何走?“新常态下重庆经济新作为”大型网络访谈一一为你解惑。今(19)日,重庆市商委副主任廖红军与秀山县副县长王木林就话题“重庆发力农村电商”,与广大网友进行了交流。

现状:截至去年底全市农产品涉农网店1645家 交易总额超10亿

“互联网+”的风潮,正在改变传统产业的思维方式,也为发展农村电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不久前,重庆发布了一份《重庆电商进乡村工作方案》,被媒体称为重庆发力农村电商的纲领性文件。目前,重庆甚至全国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究竟是怎样?

在访谈中,市商委副主任廖红军表示,在当今信息消费大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正在加速形成。廖红军说,重庆的电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重庆一直在主推城乡统筹,特别是城乡商贸统筹,鼓励流通、农业、加工企业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网上促销,搭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网络,加强与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普及。

据了解,截至2014年底,全市农产品涉农网店已达1645家,现有涉农电子商务代运营企业62家,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60个,网上销售农特产品品种14510个,交易总额超过10亿,涌现出香满园、鲜立达、天农八部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其中,香满园2014年线上销售已超过1亿元,跻身全国农产品电商平台20强。

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在区县党政重视程度、产业发展水平、市场规模、普及应用程度等方面都得到较快发展,电子商务正在成为推动传统农村流通模式创新和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瓶颈:山城地形制约农村电商物流配送 复合型人才不足

作为电子商务的薄弱环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会面临诸如物流等多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瓶颈就是农村电商物流的配送不便。从全国来看,有高达六成的居民认为快递的收件不方便,除了中国邮政外,其他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最多只建设到县城,偏远的乡镇尚未涉足。”廖红军说,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一些地区山高坡陡,导致不管是商品送进还是产品送出,都存在成本高、时间长的问题。同时,冷链物流相对欠缺,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等存在差距。

第二个瓶颈是农村电商专业人才不足。农产品进城不仅要有货真价实的产品,还要有营销手段,比如网店美工、信息采集、在线客服、营销推广、行情分析、促销活动策划等,“更需要懂得用互联网知识和电子信息工具,开拓业务渠道的复合型人才。” 廖红军说,由于农村地区地处边远,发展较为落后,缺乏市场概念和服务意识,企业运营能力需要提高,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导致电商专业人才外流。

第三个瓶颈是农村电商服务网点缺乏。由于农村人口散居、面广,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缺乏统一又专业的服务网点,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村商品配送难、农产品送出难。

建议: 结合本地实际 着力解决乡镇到村最后一公里的物流瓶颈

破解瓶颈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战略。如今,重庆许多区县都面临发展农村电商方面的路径选择问题,为此,廖红军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廖红军说,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最根本的是要切合本地实际。比如秀山模式,依托现代物流园,引进专业的电商团队,打造云智网商城,强化电商企业孵化,推动区域电商发展。

对此,秀山县副县长王木林表示,农村发展电商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把当地产品通过电商渠道卖出去。首先要重视农产品品牌的挖掘和培育,再是采用政府名义进行备注说明。“我们两年前就作出了工作布署,注册了“武陵遗风”和“边城故事”,进行全面优选,整理、挖掘,建立加工、制造、包装等产业化流程,打造属于秀山的特色农产品。”

廖红军分析称,第二种模式是永川和荣昌模式,以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为重点,推动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

第三种模式是酉阳模式,以招商引资为突破,以整体打造为方向,推动农村的电子商务。

廖红军认为,区县在路径选择上,要重点突出三个方面:一是物流配送体系和机制,“应该完善县乡村三级的配送,整合资源,着力解决好由乡镇到村最后一公里的物流瓶颈。”

第二个方面要加强县域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乡镇站点建设,注重龙头产品品牌培育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标准化,分级包装,加工配送等设施,促进农产品依托网络销售。

此外,要构建农村电商发展的生态,重点抓好电子商务的政策、理论、实操等方面的培训,“从这几个方面去着力,农村的电子商务应该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特色的路径。”廖红军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