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7月16日零时。
寸滩港3号泊位:“江集运1239”号货轮满载着320个集装箱,从这个长江上游最大的集装箱码头鸣笛出港,顺着长江黄金水道驶向上海;
团结村铁路中心站:今年第108班“渝新欧”班列正整装待发,来自云南的后谷咖啡,天亮后将从这里启程,运往万里之外的德国杜伊斯堡;
江北国际机场:一架货机平稳降落,20多吨电子产品及零配件很快就将与它们的重庆客户见面……
这是重庆水陆空立体物流运行一天中的寻常“截面”,也是重庆新一轮扩大开放的生动投射。
抓住新机遇,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重大部署,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统筹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重庆对内对外开放正在全面提速。
向西:依托“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平台;向东:依托境内600多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打造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向南:依托渝黔、渝昆,建设南向陆路通道,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产业腹地。
积极作为推动开放提速,开放提速倒逼改革创新。把区位变成方位,把定位变成地位,重庆筑牢开放型经济的根基。
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大产业、大环境,开放的元素在聚合反应中裂变。
拓宽大通道。围绕以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信息及口岸为支撑的五大对外通道体系,策划项目290个,总投资约1.8万亿元。
构建大平台。以港口、铁路、机场三大区域性交通枢纽为基础,以水运、铁路、航空三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为支撑,以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和铁路保税物流中心为载体,形成联动开放平台的绝妙组合。
深化大通关。内联+外接,关检合作全面推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推动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试点“进口直通、出口直放”。
集聚大产业。全国最大汽车制造基地;全球3台笔记本,就有1台“重庆造”;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十大新兴产业集群骨架开始成型。
做优大环境。简政放权、贴近市场主体服务的政务环境,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的生态环境,让城市宜业度、宜居度直线上升。
“这是一座前进中的城市,我能感受到她的活力。”德国汉莎货运航空公司重庆代表处负责人许玲如是感慨。
跨境电商、保税贸易、金融服务、贸易功能区,开放的新业态在创新中起步。今年一季度,重庆市跨境电商成交额达7180万元,超过去年总额。拓展保税贸易,去年交易额超1.3亿美元;推进金融业开放,已入驻外资银行16家。
今年上半年,在全国外贸普遍下行的大背景下,重庆进出口总额426.8亿美元。GDP增速达11%,较全国高出4个百分点。
大山大水的重庆,从深居西南内陆后方,到跃身开放高地前沿,连接我国东中西部和欧洲、亚太、东盟三大经济圈,敢于担当值得期许。
经济外向度接近百分之五十,位列全国第八
重庆 离世界如此之近
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重庆不沿边不靠海,却悄然间从内陆腹地站上了开放高地——经济外向度接近50%,比肩沿海省市,列全国第八。
“紧紧围绕中央赋予重庆的一系列定位,主动把重庆放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去思考和谋划,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表示。
2014年,重庆GDP增速领跑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西部第一、全国第十。今年上半年,重庆继续保持这一势头。
漂亮的数据印证着重庆的努力与担当。
三个“三合一”联动平台
山城与全球同步脉动
重庆,全国唯一具备铁水空三个交通枢纽、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三个保税区的内陆城市。三个“三合一”的联动开放大平台,让山城直面世界。
6月26日,“渝新欧”铁路班列,由西向东跨越万里,首次从欧洲带着跨境电商货物回到重庆。在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货场上,摆成一排的集装箱里,德国进口的净水壶摆得满满当当。“从德国到宁波海运要45天,空运运费太贵,走铁路14天就到了,性价比最高。”货主表示。今后来自欧洲的奶粉、婴幼儿用品、日用品等货物,将通过“渝新欧”回程班列来到重庆。
“重庆与欧洲从来没这么近过。”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漆丹感慨道。2014年,“渝新欧”共开行130班列车,出口货源六成来自其它省市区,不仅覆盖长江以南,最远拓展到东北。
从高速公路远望重庆寸滩港,有一片红色“涂”在江边,那是一台台 “龙门吊”组成的方阵。作为长江上游集装箱主枢纽港,寸滩港的“大名”是重庆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寸滩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近几年都是两位数增长,今年外贸箱所占比例从往年的54.5%上升到了79.2%。”总经理屈宏介绍说。
炎炎夏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新航站楼‘亮出了身子’、第三跑道‘迈开了步子’、配套设施建设‘甩开了膀子’”。2007年,重庆机场的年客运量还只有1000万人次,如今已突破3000万人次,国际货物运输量更是翻了几十倍。
独特的开放平台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外资企业的目光。据重庆市外经贸委主任徐强介绍,连续四年,重庆引进外资每年超过100亿美元。对外进出口贸易由2007年的60多亿美元发展到去年的950多亿美元。
开放也为山城居民带来便利实惠。走进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进口商品琳琅满目。重庆保税港区副总经理黄曲说:“交易中心有3万多种进口商品,既批发也零售。不少商品比外面便宜两到三成。”
“建设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搭建好联接世界的便捷物流通道,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重庆经济仍然保持持续较快发展势头的经验之一。”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
多产业集群全价值链
引进来走出去都有底气
6月23日,北京现代汽车内陆最大旗舰工厂落户重庆两江新区。
不只是北汽,37家汽车生产企业已落户重庆,年综合生产能力超过400万辆,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千家。重庆,已成为全国最大汽车制造基地。
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重庆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打造汽车、摩托车、生物制药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认定了50个重庆出口知名品牌。60家机电企业建立近500个境外营销网点。今年7月,力帆俄罗斯汽车CKD(零部件组装)工厂项目在利佩茨克州利佩茨克联邦经济特区奠基,每年可生产6万台汽车。
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庆汽摩产业多年“一枝独大”。适应对内对外开放,重庆积极推动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从单一变多元,形成了电子、汽车双轮驱动、其他产业多点支撑的格局。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由2008年的不足600亿元变为2014年的3683亿元,占比提高到19.7%。惠普、宏碁等5家品牌企业扎根重庆,加上广达、英业达等6家代工企业,以及875家配套企业,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逐渐形成。
重庆并不满足于只做“笔电装配车间”,而是整体引进笔电产业全价值链: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结算。惠普、富士康等企业的研发和结算中心都被引入,开创国内加工贸易先河。2014年,全市结算中心结算量达800多亿美元,有力地推动了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
伴随着开放提速,十大新兴产业集群在重庆产业舞台上的“戏码”越来越多。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页岩气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开工,产业骨架开始成型。
重庆市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自然环境优美,60多家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落户于此。在重庆广州数控机器人有限公司,8公斤和20公斤两款上下料机器人、焊接机器人产品已经批量生产。“今年接到600多台订单,未来两三年的目标是年产3000台到5000台。”公司相关负责人说。2014年,重庆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100亿元。
制度政策改革创新
效能倍增迸发活力
作为重庆的第一批“保税人”,太平洋国际保税物流有限公司保税部经理廖勇见证了重庆保税业务的发展,“2007年,有了第一个保税物流园区,保税业务从无到有。2010年,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设立,货物到港口就算进保税区,少了繁琐的转关手续。今年4月,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贸易功能区通过国家验收,非保税货物也能进保税区,业务多出一大块,成本降低一大截。”3个月来,已有近40家企业在贸易功能区注册。
“压力很大。”重庆海关副关长许鑫坦言:“要适应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需求,改革创新必须全力跟上。”
助力跨境电商发展,重庆海关率先推出跨境电商B账册的管理模式,实现商品按行邮的属性进行分类监管。海关单日订单包裹验放量由过去的数千票跃升至数十万票,企业出仓包裹物流速度大大加快。这项改革6月15日上线,目前已有85家跨境电商企业与重庆海关对接。
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主动作为,局长施宗伟一一细数:向西,为支持“渝新欧”,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检验检疫政策对接,在重庆举办首届“一带一路”检验检疫高层国际研讨会。与新疆、上海、深圳、广东、广西、云南等6省市检验检疫机构签署直通放行协议,“渝新欧”货物检验检疫通关时间由2—3天缩短为4个小时;向东,重庆协调上海、江苏、湖北等12省市检验检疫部门出台长江经济带检验检疫一体化措施,试点实施“进口直通、出口直放”一体化通关模式。试运行一个月以来,每批货物节约物流时间1—2天,企业物流成本降低10%。为促进贸易便利化,重庆海关与重庆检验检疫在重庆铁路、航空、水运口岸全面推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如今,各地拼的是创新,比的是服务。”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黄朝永介绍说,重庆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发社会投资,增强发展活力。去年8月,重庆市政府集中推出13个、资产总额1300亿元的PPP项目。今年,重庆计划再推出一批总投资1000亿元的PPP项目,涉及轨道交通、市政建设、水利工程等领域。
全域一体化统筹推进
近邻远客纷至沓来
这两年,重庆的各类会展不仅多了,而且越来越国际化。5月底刚刚落幕的“渝洽会”,重庆市签订合同项目金额2068.8亿元,国内其他省市签约1975亿元,展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重庆在推进深化区域合作方面积极作为,与四川签署《关于加强两省市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工作备忘录》,共推交通、信息、市场等六个领域合作;与贵州启动渝黔合作重点内容、重大项目及相关准备工作;2014年沿江10省市企业来渝投资3540亿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内资的48.8%。
“云贵川渝资源整合,连为一体,是开放的基础。同时,重庆要整体融入长江经济带,建立新的经济支撑点。”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黄志亮教授说:“重庆的制造业、服务业已辐射到周边,提供了大量产业和就业机会。”
重庆有繁华都市,也有边远山区。“开放是整体战略,要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全面推进,提升整体开放水平。”市委、市政府思路明确。
主城核心区的江北区,今年招商引资的53个重点项目全是优中选优:金融业8个、总部经济8个、文化创意业10个……
武陵山区腹地的“边城”秀山县,发展农村电商助农致富,培训2000名“电商村长”,建起“线下展示交易、线上网络订购”模式“武陵生活馆”50个,今年上半年仅土特产销售额就达3000万元。
除了宜业,重庆的宜居度也在上升。5月底,外地户籍人口重庆买房贷款限制条件取消。6月30日,川渝职工医保跨省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开通。7月17日,英国原版音乐剧《人鬼情未了》登陆山城舞台,让高雅艺术“发烧友”胡小琳欣喜不已。从暑期到年底,小胡的观看演出计划排得满满当当:德国交响乐、美国钢琴家、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感觉自己与世界的距离正在拉近。”她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