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PPP投融资模式改革的先行者,重庆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推出两批PPP项目,规模都是1300亿元。重庆市长黄奇帆27日透露,自2015年到2020年,重庆将有8000亿元的政府导向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以PPP模式实施。他详细阐述了重庆如何顺利实施这些项目,称关键是“平衡盈利”,并表示当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自然灾害等损坏时,对国有、民营同等待遇,各种救护措施一视同仁。
27日举行的重庆2015年PPP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黄奇帆公开阐述了实施PPP的五大原则、五个边界条件和五类风险防范(简称“三个五”)。
五大原则是工作方针和宗旨,黄奇帆解析,一要利益共享。所有PPP项目都要保证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民营企业以及社会投资者利益共享。二要风险共担。一旦有风险,大家一起承担。三要公共利益最大化。因为PPP项目都是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必须要充分体现和照顾公共利益。四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只讲公共利益,没有经济效益;否则,就吸引不了社会投资。五要保证社会投资者有合理收益。对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投资者来说,一定要有盈利,但不应有暴利。
五个边界条件切关是否能够调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PPP项目,这项工作能否顺利实施的问题。
“市政府站在市场的角度上想问题,总是要让人有盈利,是要让投资者有实实在在的回报,因为它不是捐款,不是政府自身没有回报地搞项目,所以怎么让PPP的项目有基本的、合理的营业利润,这是一切PPP能够推动的基础。”黄奇帆如是说。
五大边界条件之一是完全能够实现市场化收费平衡的项目,交给市场来做,比如高速公路收费项目。
二是现在收费达不到完全市场化要求,但具备价格调整空间的公共服务项目,可以逐步地调整价格,平衡投资。
三是对价格不能一步到位的公共服务项目,可由政府采购。一些公共服务可能长远收费也解决不了问题;或者有的项目就是不能收费而该政府掏钱的,政府可以把一次性投资转化为每年的政府服务采购,改由社会投资商来投资。采购资金足以使投资者本息能清偿而又有合理的回报。
四是对一些投资量大而收益很低甚至免费的公共项目,政府需要“堤内损失堤外补”,进行资源配置或财政补贴。一些巨大的项目,既不能过多地市场化收费,也不可能由政府每年拿出太多的政府采购服务资金,就可以像香港地铁那样操作。
黄奇帆举例算账:香港地铁的办法就是地铁的投资每公里10亿港币,修200公里,花2000亿,这由投资者自己投。政府让投资者收票价费用,每位乘客一次地铁的票价是7港币,收来这笔钱,刚刚能维护日常运行折旧。这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是基本盈利。但是原始投资的2000亿靠这项收入是收不回的,可以通过补偿的方式解决问题。投资者造了150个车站,给其78个车站,在这些车站上加盖物业。一个加盖物业20万平米左右,总的就是1500万平米。香港的楼面地价几万块一平米,1500万平米就有几千亿,足以把2000亿地铁投资连本带息综合平衡。
五是确定合理的收益上下限。有的项目效益非常好,如果一个个单独算会有暴利,政府如果自己做,要费大量精力,在短期内会有巨大的融资。这类项目可以外包。“外包以后不能搞利益输送,不能让投资的人炒了地皮发横财。”黄奇帆说,这就是一般的土地一级市场开发,不能说这个项目谁开发的,2平方公里,3000亩地,开发完了以后,土地批租卖掉的钱都是开发者的,这样不行。须进行成本核算,在成本核算的底线内,超过部分都是政府的公共收入,用于社会发展。
黄奇帆认为,重庆政府能在去年推出并顺利实施1300亿元的PPP项目,今年又推出1300亿元项目,关键就是把盈利这件事平衡好。“我们在合同里非常仔细地确定每个项目的收费、收入来源是五种情况中哪一种。这种收入来源确定以后又经过招投标,大家愿买愿卖,形成一个自觉主动。”
在千变万化的PPP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做好“五个防范”。黄奇帆说,一是防范形似神不似,名为PPP,实际上让政府背上高息债务。投资者搞这个项目,实际上没有收益,是帮政府兜一个形式主义、漂亮的改革的面子,其实还是政府自己兜底,甚至政府在这个兜底过程中,好面子而不要里子,把一个所谓的有点放高利贷的BT项目,转化为PPP,最后政府背更高的利息负担。搞这类的PPP还不如政府独资干,成本还低一点,这种虚假的PPP是要防范的。
二是防范在不同区县、不同地区的同一项目,因标准不统一,导致价格、收费混乱。
三是在PPP推进的时候,万一遇上不可抗力,出现了事故,比如地震或者暴雨,或者其他灾害,损坏了项目,国有企业和政府搞的项目当然政府要来负责;社会投资者的项目,政府这时候也不能撒手。黄奇帆强调,无论国有还是民营,受到自然灾害的时候,政府的救灾救济,各种救护措施是应该一视同仁的。
四是防范社会投资者利用公共服务的自然垄断乱收费、高收费。PPP项目中,有三个对象,一个政府、一个市场化的企业、还有一个是服务对象(即公众),不能随意调价涨价。
五是防范由于操作不阳光、不透明,导致灰色交易发生。PPP只是一个改革的投融资平台,并不具有天然的防腐败的概念,推进的时候不管是政府机关还是社会投资者,都要自觉地按国家的法律规则办事。
总的来说,实施PPP可以带来一系列好处,如资源优化配置,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服务质量可能会更高,推动国资、民资、外资混合所有制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化投资,降低政府债务。黄奇帆最后说:“所以我们对PPP的推进是坚定不移的。”